9月16日上午,中国“运河之都”文化论坛在济宁市市中区举行。60多名来自经济、文化、建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运河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及申遗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济宁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枢地段,元、明、清三代最高治运和司运机构都设在济宁,均派设最高司运机构和相应的军事机构常驻在此。因此济宁享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一些专家们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京杭大运河正面临着保护历史遗产与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碰撞和运河原有功能衰退的严峻挑战。如果人们不能很好地对其加以保护,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一些专家强调,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据了解,自2005年年底以来,有关部门已经全面启动了城区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预计2007年将全面完成对古运河、洸河、府河和王母阁湖等河湖水系的改造工程,进一步拓宽河道,提高水位,扩展水面,实现湖河相连。
此次中国“运河之都”高层文化论坛的举办,为运河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运河的开发保护与河城共兴问题展开讨论,提交论文40余篇。论坛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运河风光展示、城区景点考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