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首届山东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此项公益性评选活动由山东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等单位联合齐鲁晚报共同主办。
评选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旨在表彰、促进来自民间的对于民间文化的“守望”热情。凡是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均可自荐,省内各市县区相关部门、单位也可推荐人选参评。一、在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保护、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在相关产品的加工、制作和经营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二、在民俗文物、建筑的收藏、展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三、在民俗技艺与民俗活动的传承、组织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四、在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出版、编辑、编导、演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五、积极参与、支持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俗文物等抢救、保护的公益事业并做出突出贡献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谈到,此次评选可以说是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和民俗学术研究工作的良性补充,激发整个社会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力量。
参评报名日期截至5月10日,5月下旬,由山东省民俗学会负责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委员会,根据网络报名和投票情况,预选出30名候选人,并最终评选出首届山东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和提名奖人选,6月举办颁奖仪式,同时举办“山东民间文化守望者论坛”。
本次评选为公益性活动,不收取申报单位和个人的任何费用。
参评方式
参评者需从山东省民俗学会 中华吉祥文化网www.jixiangwenhua.cn或齐鲁网www.iqilu.com下载《2010“国珍杯”首届山东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申报表》进行填写,5月10日前通过电子信箱发送至sdmjwh2010@163.com,收件人:王丕琢,联系电话:13969189323,同时将申报者个人小传及在抢救、保护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做出贡献的相关文字、图片、录像等辅助材料,通过邮寄或直接报送首届山东“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活动办公室——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李浩收,邮编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