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您今年为这次“两会”又准备了什么提案?包括您以前提的很多教育界和文化界的提案,简单介绍一下吧。
葛剑雄:一般提案成文都是赶在截止前,虽然平时我们也能提提案,但在会议期提提案(会)解决得会比较快、比较受重视,今年教育是大头,这次我提的是要解决清退代课教师的善后问题,现在我得到这方面的信息,我觉得问题很大,很可怜,人家辛辛苦苦教了一辈子,现在说人家不合格,把人家“清退”了,清退可以,但你要补偿他,要给他安排,很多省里没有很好的安排。还有的地方你把教师清退了,但又没有派老师过去,小孩子没有人教了。
第二我想提关于办好孔子学院的提案,去年我到国外去了好几次,也跟孔子学院打了交道,听到、看到了一些情况,现在我们通过设立孔子学院,在海外推广中文,这是对的,但在办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一是现在孔子学院的定位不明确,各地情况不一样;另外我总觉得推得太快,现在有200多所,几天办一所,有少部分名不副实,质量不高。
网易新闻:您提案是否一般都是通过自己调研,再亲笔写,或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写出来?
葛剑雄:我从来不让别人写,都是我自己写的。
网易新闻:每个提案都是您亲自调查的?
葛剑雄:也不是专门(调研),而是平时积累的,比如刚才我讲到的少数民族语言的问题,多年来我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又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就可以提了,因为提案不要(太长),规定不超过1500个字,一般要讲什么原因,有什么背景,用不着写很多话,一般我的提案很简单,最多几百上千字,因为没有必要,要做起来的话,难道有关部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他们也会调研的,比如代课教师,有关部门一看就知道,用不着你具体描述。
网易新闻:主要都是在您平时的积累基础上再成文?
葛剑雄:对,我们也不可能专门去调研,有些是在别的提案的基础上,我们只是呼吁,就不写了。有一部分在他们(提案)的时候附议一下就可以了,我就不写了,提案也要求大家不要重复说,相同的并在一起就可以了。
投赞成票不是我个人的选择
网易新闻:您参加的三年会议里,到底有没有投过反对票或弃权票?
葛剑雄:我投过弃权票。
网易新闻:是在什么情况下投的?
葛剑雄:我记不得了,在我没有把握,又得不到有力解释的情况下,会投弃权票。
网易新闻:您之前投过的所有赞成票里是否都表明您对您所投的事情完全赞成?
葛剑雄:这是两种情况,多数情况我是赞同的,但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是作为中国实际情况下的选择,比如什么人选,前面有很多前提,对这个前提我是赞成的,具体的人我没办法去调查。为了表示信任,我们一般也会投赞成票,这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我们现在的体制,这个体制有它的弊病。我想,在我们现在的体制下不可能像有些网友想象的那样我们处在什么反对党的位置,目前不现实,但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并不满意,希望推动它改变,据我所知,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止一个。
办“孔子学院”与宣传孔子不是一回事
网易新闻:从您刚刚的阐述里,您支持从官方和国家层面在国际上推动孔子文化的传播,但对于传播方式有质疑?
葛剑雄:不,已经是事实了,现在不是论证该不该办(的问题),已经办了两百多所,现在讨论的是怎样办好,我提的提案也是希望怎样办好,至于前面的已经过了,要办的已经办了,但现在就是定位很重要。
网易新闻:您为什么会支持从国家层面推动这件事,而不是从民间推行?
葛剑雄:民间推行绝无可能,这是需要钱的,要变成商业性,商业性要你推动干什么?美国新闻中心,不是国家办那行吗?国家推广是可以的,但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网易新闻:主要是财力、执行力方面的考虑?
葛剑雄:这是国家在外面的代表,既然是国家办的,还是(代表了)国家形象,这是一个基本方针。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要推广,提出了很多大目标,这些都要讨论,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做,既然是传播问题,那就要看人家怎么乐意接受。要实事求是,不能把纳税人的钱随便(花掉),要定一个目标,如果能达到,那就值得。但如果随便定目标,今后不是这样,就不仅是损失了钱的问题,也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形象。
网易新闻:刚才您谈到办孔子学院,我这里有两个质疑,为什么一说中国向外传播文化,就把孔子搬出来?此外,所谓“尊孔”涉及的祭祀带有宗教色彩,这和中国本来不是一个宗教国家的事实是否相悖?
葛剑雄:第一,我的理解,孔子学院不过是一个名称,就像德国的“歌德学院”一样,借用了我们的一个名人,不是说办孔子学院就是宣传孔子的思想,我认为是两回事。如果就是推广汉语,那就是应该局限在这里面,不要说什么东西都由你来承担,这样你是办不好的。至于其它,推广孔子思想,这些是通过其它途径,我的理解是,叫“孔子学院”,不过是因为孔子的知名度高。
第二,关于你说的祭孔、尊孔这些事,我觉得个人可以做,民间可以做,但政府的任何做法都不能违背《宪法》。我们国家是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些人主张把孔子学院变为宗教,但假如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由政府出面搞,那就是强制民众接受,这是不可以的,私人可以做,但政府不能做。另外《宪法》里说国家提倡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那是很清楚的,凡是政府行为都要尊重《宪法》,个人也要遵守《宪法》,但也有他的自由,连宗教信仰都可以自由,祭孔当然也是他的自由,但反过来,公民有不信仰的自由,政府也要公正,你不能引导他的信仰,这对另一部分人就不公正了。
网易新闻:我非常同意您的说法,但有时候,官方和民间并不是太好界定的。
葛剑雄:至少要在形式上分开吧?比如现在有些地方祭黄帝,你用政府的名义祭,那就代表了全民,全民真的授权你这么代表了吗?但如果你说我不是政府,只是组织各界人士记念黄帝的委员会,书记、省长以个人身份参与,那不就很好吗?既不违反,又达到目的了。
另外,如果你随便动用纳税人的钱,我就要问你,你有没有经过当地人代会批准?不能想用就用的,这就牵涉到法跟个人文化的选择,是这样的关系。
一直以来我都只是在“命题作文”
网易新闻: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一个点,一方面您强调国家层面不能做这件事,个人可以做,让我想起了两年前闹得特别大的“标志城”。
葛剑雄:(对“中华标志城”)我只是建议,但一定要经过人大批准,未经过人大批准的不能做。我是做命题作文,至于你认为我对不对,那是另外一回事,是道德的判断。我接受了这个,就提一个方案,为什么这样提方案,因为我认为这样的事儿不能由民间做,这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既然是代表国家意志,一切都要依据《宪法》,另外,这是国家行为,当时我说的很清楚,要让一种文化成为标志,成为核心,只有两种国家可以做,一个是宗教国家,他们有信仰;如果不是宗教国家,那么就要是集权国家,靠政府推广,否则怎么可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标志?我只是提一个方案出来,但这个方案的前提就是在《宪法》指导下通过人大授权,是政府行为,和我刚才讲的是两回事。
网易新闻:现在按您个人的观点来说,一方面,国家意志在推动文化标志,树立统一文化;但我们知道您之前也强调过,对待文化不应该是强制的,应该个人理解为先,这两者在您个人来看应该怎样平衡?
葛剑雄:前提就是政府想这样做,想这样做就只能用这个办法,如果不是政府要做,从我个人来讲,当然就只是文化,而且这样做是否能做成我也没有把握,现在领导人提倡中国人要有核心价值观,你说核心价值观能统一吗?不可以的,但政府希望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统一大家的思想,要统一大家的思想。如果是民众自由选择,可能是一百年以后、一千年以后(的事情),也许那时大家的思想还集中不起来,如果政府要推广,就要利用政府的权力。
网易新闻:您是觉得现在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葛剑雄:不是我们这样,世界都是这样,政府有政府的选择,当然,他们的选择不同,有的政府只管行动,有的要连信仰、思想一起管,同时又存在着各种个人的选择,本来这两者就不可能绝对统一。
网易新闻:两年前的“标志城”引发了很多争议,我记得当时“文化副都”的概念也是您提的,当时引发争议那么大,现在还有没有跟进?
葛剑雄:我的方案提了,任务就完成了,这跟我还有什么关系呢?正像我提过的很多其它方案一样,有的方案是公开的,有的方案不是公开的,提方案的人只对方案在这个本身的前提下负责,现在很多人讨论该不该做,该不该做是跟出题的人有关,现在大家很明白,这件事被某一领导人提出来,那你要讨论的话就跟他去讨论,跟我讨论干什么?这是毫无意义的事。
网易新闻:就您负责的复旦大学城大的项目里,您的角色是什么?
葛剑雄:我们只是做一个方案,方案做好了,我们的任务就结束了。
网易新闻: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方案?网上有很多网友质疑,这个方案就是把56个民族谁都拉来放一下,成了一个“大杂烩”。
葛剑雄:这种话是胡说八道,在我们国家做文化能缺少56个民族吗?缺了56个民族还能叫中华文化吗?这些人连《宪法》都没学过,什么叫“大杂烩”?难道汉族文化就能代表中华文化吗?什么叫大杂烩?你告诉我,有没有哪一个文化能够把现成的56个民族(文化)都包含起来?没有。
网易新闻:另一方面的质疑是,一方面要保证文化多元性,但选址却是在济宁。在这里面如何平衡孔孟文化的其它文化的地位?
葛剑雄:既然山东找我做方案,当然就考虑在这个地方,至于他能不能争取到,这是他的事儿,而且我们写得清清楚楚,要建这样的设施,最好的地方是北京,北京是最没有争议的。现在既然有关领导说要建在那里,那我只能在那里做,请问其它地方,除了北京,哪里还有资格?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如果你有兴趣,对复旦这个方案我是始终负责任的,的确是以我为主,当然不是全部由我来做。至于这五个方案中他们将来用哪一家,他们用不用,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如果有兴趣,请大家再去关注那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