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月24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法国下诺曼底大区议会联合主办的《孔子文化世界行》文献展览在法国岗城历史悠久的下诺曼底大区议会大厅内隆重揭幕。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卫东、下诺曼底大区议会分管欧洲及国际事务的副主席博诺飞出席展览揭幕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张卫东在致辞中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基者。儒学创立以来,已传承了几千年,它蕴集了中国先哲们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类文明真谛的丰富智慧,表现出了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文化影响力。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中国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呼吁构建和谐世界,就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义,体现了孔子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理念。人类进入21世纪,许多人关注社会文明的发展,关注中国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力求从文化上了解中国,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汉语热、孔子热。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从孔夫子开始成为了人们一种惯性思维。中法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法国历史文化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很多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等十分优秀并在中国畅销。通过此次展览,使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在这里进一步交汇、交流,更让我们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增进交往、促进合作、加深友谊。
博诺飞先生在致辞中说,举办孔子文化展览,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中国先贤致敬,其思想一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今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崛起,在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孔子热,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要从认识和了解孔子开始,这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惯性思维。因此,去年10月下诺曼底大区议会代表团访问中国的时候,就与中国孔子基金会达成协议,共同举办此次展览,希望借此促进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孔子文化世界行》文献展览展览由孔子生平事迹展和中国汉画像石展两个单元组成。孔子生平事迹展单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孔子生平事迹、孔子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以及儒家学说的传承和演变。中国汉画像石展单元则用拓片展出的方式,描绘了中国汉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孔子文化的历史印记。
法国下诺曼底大区与中国福建省于20年前结为友好省区,双方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一直稳步发展。2007年,该大区在福建设立了办事处,大区议会还成立了“中国诺曼底协会”,以促进双方日常交往。该大区议会负责人认为,文化和教育交流是一项长期工作,与经济合作相辅相成,因此,大区议会目前正致力于在下诺曼底地区开展汉语教学,计划开办孔子学院,同时在福建省推广法语教学,以文化、教育交流促进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