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万象更新,闻名海内外的全国首家“中国书法名园”中国翰园碑林新添了两座文化景观,这就是“文圣”孔子和“书圣”王羲之的大型塑像。这两座塑像雕工精良,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到此观瞻。
“文圣”孔子塑像树立在仰圣山下面,高3米,连同基座高3.6米,是依照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前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家先生出资树立的“孔子圣像”仿制的一座立像,他两手抱拳,仪态祥和,风范儒雅,令人可钦可敬。塑像前有“至圣先圣”牌位,他被尊为“文圣”,敬作“万世师表”,被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享誉全球。“仰圣山”的建立,就是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仰慕,孔子塑像树立在仰圣山前,两者相得益彰,使人更产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觉,孔子塑像两边书写有从《论语》中选出的孔子名言,有“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名言,体现了孔子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书圣”王羲之塑像树立在“文翠山”上的一座亭子里,这是一尊坐像,他手挚毛笔,凝神关注,正在挥毫书写书法艺术。王羲之集前代书法艺术之大成,在隶书、楷书和行草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平,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划时代的杰出书法家,被历代尊为“书圣”,成为文人流派书法的开山鼻祖,也是中国十大圣人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羲之塑像背后墙上有他书写的《兰亭序》,这是他一生中的顶峰之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奇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中国翰园碑林是全国首个“中国书法名园”,在这里树立王羲之塑像,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代文化愚公李公涛是中国翰园碑林的创建人,也是河南省孔子学会的创建人,在这座文明海内外的文化名园里树立“文圣”孔子和“书圣”王羲塑像,让中外游人观瞻两位圣人的尊容,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儒家传统文化和书法文化,从而推动古城开封的文化强市和书法名城的建设,提高开封和河南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明古国享誉世界,宣传以孔子为首的中国十大圣人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不仅能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且也能提高炎黄子孙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