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蒙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希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许多蒙古国学校开办了汉语班,广泛推广汉语教学,越来越多的蒙古国人把孔子学院看做是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课堂,因此越来越钟情孔子学院。
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第一任院长李铭起日前结束任期回国,离任前记者对李铭起进行了专访。
李铭起说,必须根据市场原则定位孔子学院的发展。只有定位准确,才能不失发展的基础。此外,要建章立制,明确权责。这是发展的制度保障。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建院之初就制定《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章程》《蒙古国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自筹自管办法》等文件,以及其他教学、办公设备、图书资料管理规定,从而实现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合法经营。
李铭起认为,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服务、示范和桥梁作用,创立孔子学院品牌,做大做强。“服务”主要是通过汉语教学、组织开展教育文化项目、解决汉语教学和研究方面面临的问题等,最大限度满足当地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求,并提供相关图书资料、信息咨询服务,起到信息中心的作用。“示范”主要是发挥孔子学院品牌优势,力争在教学研究、文化活动等方面起引领作用。同时以汉语师资本土化及相关培训为重点,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本土汉语师资队伍。“桥梁”主要是发挥孔子学院在促进两国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双向友好交流的平台作用,为“大环境”建设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