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部《孔子》动画片第一季自9月28日成功在央视一套首播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月6日,动画片《孔子》出品方在济南举办了该片研讨会,邀请了诸多国学专家和小朋友们共同参与了研讨。当晚,《孔子》动画片总导演赵先德与执行总编剧李冯还到山东大学与大学生进行了交流。
《孔子》动画片共有104集,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共同出品,是全球第一部讲述孔子生平经历和儒家思想形成过程的动画片,自12月7日起,动画片《孔子》第一季的26集将于每天晚上六点开始在山东卫视两集连播。
家长:在娱乐中学习论语知识
6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在国学与动漫双重氛围中拉开序幕,研讨主题围绕着目前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动画片《孔子》展开。在观看了两集动画片《孔子》之后,现场来宾们感觉耳目一新——片中的孔子造型可爱,生动活泼;剧情穿插了许多成人都不知道的国学典故;增添了童话人物兰花仙子和皮休;画面中松柏林、泰山、太庙等恢宏大气,都使得整部动画片的风格带着浓浓的齐鲁风味。
充满悬念的剧情让现场多位小朋友格外激动,他们表示,动画片《孔子》非常好看,他们很渴望能够尽快看到后面的故事,也很喜欢里面的小孔丘和小皮休,还有漂亮的兰花仙子。同来的家长们也非常赞同自己的孩子观看这样的动画片,觉得“既有教育意义,又娱乐,还能学一些论语知识,非常好”。
学者:《孔子》可以关照现实
多位与会的国学专家、 学 者,也对动画片《孔子》的创意及内容表示了认可。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原明介绍,自己之前曾经对动画片《孔子》制作的创意有过顾虑,“用动画来表现博大精深、非常严肃的孔子,是不是可行?我之前顾虑过。从现在播出的内容看,动画片《孔子》虽然有一些虚构和夸张,但基本的精神是符合史实的,是可信的。”
而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孔子研究》 编审王钧林认为,作为一部讲述2500多年前的孔子的动画作品,动画片《孔子》并没有脱离今天的现实,“动画片《孔子》有教育的功能,也让人了解了25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片中的很多故事设置对今天来说也是有意义的,比如孔子小时候跟着母亲过,用今天的话说是讲述单亲家庭的故事,但孔子在单亲家庭里依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对现在的社会是有借鉴意义的。”
主创:用有趣故事讲深刻国学
动画片《孔子》 总导演赵先德、执行总编剧李冯也出席了研讨会,并将自己在制作中的体会和幕后花絮与现场嘉宾进行了分享。 赵先德说:“孔子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超越我们一般人的想象,究其根本,是他对人生智慧与人生快乐的阐释,动画片用细节与故事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一点,这或许会改变观众先入为主的印象。”
为了确保艺术品质,动画片《孔子》剧组请来了张艺谋的御用编剧李冯担任执行总编剧。李冯透露,动画片《孔子》在创作之初曾有两种意见,一是还原孔子,做成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另一种意见就是通过故事来表达孔子的思想,“片中有很多孔子的名言警句,但我们不是通过生硬的解说来展现,而是讲述孔子的遭遇,讲他坎坷的经历以及别人对他的教育,让名言警句被孩子们理解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孔子》出品人之一的中国孔子基金会王大千副秘书长表示,用动漫的形式来宣传孔子,是一种创新,也是向现在的青少年普及儒家思想精髓的合适手段。他还表示,明年动画片《孔子》将通过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