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梁祝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日前联手向全国各“梁祝”遗存地发出倡议,提议各“梁祝”遗存地在梁祝文化学术研究、梁祝遗存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主要方面展开紧密合作,以更积极的姿态,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并公布了 5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祝传说”以四省六地(江苏省宜兴市,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合作申报名义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梁祝文化早日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倡议书着重提议:各遗存地应加强合作,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联合“申遗”委员会,由四省六地共同组建“中国‘梁祝传说’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简称“申遗”委员会),作为各遗存地政府联合“申遗”的联络、协调、议事的临时性机构,由各遗存地政府各派三位代表作为委员会成员;完善“申遗”工作机制。“申遗”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由各地轮值举行,“申遗”委员会只设轮值执行主任,轮值地委员会成员中的主代表为轮值执行主任,负责会议的相关工作安排。倡议书同时明确了“申遗”的主要事项,即委托专业机构落实申报“申遗”文本(包括声像资料)工作,各遗存地应积极配合;可根据“宜兴备忘录”的精神进行合理分担“申遗”经费;申报“申遗”文本的讨论、确定及其申报程序,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由各地专题进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