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时节,儒风送爽,洙泗流长。9月22日至26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教育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的2025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在山东济宁举行。来自全球49个国家174名中外青年齐聚孔子故里,通过文化研学、青年对话、非遗体验、体育交流等系列活动,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深度融通、富有成效的文明对话实践。
中外大学生携手走进孔府、孔庙、尼山圣境等儒家文化圣地,体悟“仁爱”“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漫谈”中,曲阜师范大学宋立林教授的精彩讲解引导青年深入思考传统智慧与现代发展的融合路径;“世界青年说”则聚焦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等议题,组织青年对话交流,展现各国青年的理性思考与责任担当。

文化周突出“知行合一”与融合创新,设置了传统美食和体育项目、非遗工艺、现代技能等互动体验环节,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药食同源”美食工坊让青年通过制作月饼、节气时令糕、五行汤圆,感悟中华饮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匹克球友谊赛、投壶、蹴鞠等体育活动则以赛促友,让青年在协作中深化理解;同学们共同体验书法、茶艺、棕编等传统技艺,在无人机操控、虚拟仿真工坊中激发创新思维。草地音乐节上,中外青年展开轻松自然的交流,各国学生表演民族歌舞、弹唱歌曲,在音乐与掌声中增进了理解、深化了友谊,生动诠释了“美美与共”的交流理念。

活动期间,中外青年学生积极通过短视频、多语种vlog等形式实时记录文化体验的过程,将现场感悟转化为生动的数字化内容。来自苏丹的留学生尹皓在社交平台分享的“孔子文化周日记”系列vlog,以阿拉伯语和中文双语记录研学感悟,获得网友热烈回应,有效拓展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产生广泛共鸣的新型传播方式。

25日下午,文化周闭幕式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侯典明,济宁市副市长李丽,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宋廷,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文,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隆海等出席闭幕式。
于长学主任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文化周取得的成果,并寄语青年“做中外友好的见证者、讲述者、传播者”。他指出,文化周虽短,但播下的友谊种子必将跨越山海,持续生长。闭幕式现场,于长学主任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中外青年联袂奉献《蒙古拜力格舞》、歌曲《朋友》等精彩节目,展现文明交融的青春风采。


2021年以来,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已举办五届,累计吸引近千名中外师生参与,日益成为重要的国际青年人文交流平台,持续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增添青年的蓬勃活力。五载耕耘,文化周为青年对话搭建了桥梁,培育了一批批知华友华、通晓国际的青年使者。他们以文化为媒,以友谊为舟,正在并将继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