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11月18日,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当天下午,由中国文化书院、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牵头,联合中国文化院、尼山书院、敬德书院、三智书院、伟东崂山书院、四海孔子书院、稽山书院、浦江书院,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百家书院联盟”。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中国文化院秘书长张武、尼山书院秘书长李西宁、敬德书院执行院长吴颖惠、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伟东崂山书院代表崔永刚、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稽山书院副院长潘建国、浦江书院院长王新华共同上台在宣言精折上签字,盖章、合影留念。
发起仪式上,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宣读了《丁酉中国书院宣言》:
传统以降,“书院”这个名词,不仅止于学习的地方,它更是道德的表征,一个承载着圣贤人格智慧的表征;一个培养内圣王之人格的表征;它本身就是一个传达中国文化的处所。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书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代代以其象征的道德精神高度,养育着每位志于道德修养的莘莘学子。
如果说书院教育,以养德养志为主要的教育宗旨,以尊师爱生为主要的育德方式,以朝乾坤夕惕为主要的慎独提醒,那么,这些具体的教化行为,在在都是基于:“书院”,这个词所含蕴的高远理想。
时值中国文化再复兴之际,重宣“书院”二字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实有着殊胜的时代意义。
期盼每位莘莘学子,都能胸怀道德精神高度,真切笃行中国文化的精微智慧。
我们的“书院”宣言如下:
书院乃教育欲明明德于天下之君子的处所。人人常无一念不心系家国天下,无一念不心正意诚。
书院,乃传承中国传统修身的心法。人人当无一物不好间明察,无一物不慎思明辨。
书院,乃实践中国经典的处世智慧。人人当无一事不郑重面对,无一事不惟精惟一。
新时代,中国梦。书院复兴,循夫子之道,礼乐之教。贯彻知行合一,化育中西士君子。当其时也。
中国百家书院联盟
当听到让人心温暖有力的中国话,当看到每一个鲜活的中国字,当听到中国这个独特的教育体制——书院的生命内涵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发起仪式上,九家百家书院联盟发起单位的负责人与三智京西书院的院长谭杰先生、三智京西书院执行院长苗京红女士、三智京西书院运营中心主任李智先生、三智京西书院运营中心副主任李悦女士和王燕女士一起为三智京西书院揭牌留念。
天地文化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蓝春,天地文化基金会理事张武、范小冲、李金英、许文锋,天地文化基金会监事高斌一起为“天地文化书院”揭牌,并合影留念。
中国书院肇始于隋唐,发展于宋代,是既有别于官方学校,又对政府官学形成重要补充的民间教育机构。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成为时代潮流,各地书院重新崛起,虽规模不等,但都秉承中国书院文化传统,承担着中国文化复兴的使命。
据悉,岳麓书院等四十余家书院成为“百家书院联盟”首批联盟单位。“百家书院联盟”将以贯彻落实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为目标,以传统文化书院教育方法为基础,以建设特有的学术体系为核心,以改造中国工业化教育模式,融入人格教育为方法,积极促进书院合法化、市场化、商业化、资本化、国际化。联盟秉承“革故鼎新”、“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发挥各地域的传统文化优势和地方政府的组织优势,建立网络式的合作平台,探索跨地区、多层次的多元合作模式,促进各区域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研究、联谊、协调、沟通与合作。(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