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孟之乡讯 7月3日,安乐哲儒学大家“2017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讲习班”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当日下午,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大家安乐哲团队核心成员田辰山教授以《从古希腊到启蒙思想家们的“一多二元”观》为题开启讲习班的第二讲。
田辰山教授首先解释了“一多二元”这个语义环境,即:“一”是“语义环境”的一个假设推定的、凌驾于宇宙之外,高高在上、超然绝对的主宰宇宙本源体;“多”是由这个“一”创造或派生出的一切“独立、个体”物(包括人);“二元”是“一”与“多”之间的单线单向主宰与被主宰关系。这个“一多二元”语义环境的特质是就是“一”的超绝(transcendentalism)和一切个体的二元对立性。他指出这个语义环境很关键,因为我们查一查这个语义环境人的活法——想法、做法和说法,大多能查到它背后隐含着一个“一多二元”的语义。田辰山教授分析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卢梭、黑格尔等12位哲学家的思想中所存在的一多二元的痕迹,指出古希腊一些启蒙思想家的理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双元论”和“一多二元”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他认为,在中国语境下,来讨论“一多二元”,能够恰当理解中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意识到我们误解、以及没有很好理解的东西。也就是说,“一多二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式去理解中国文化。
讲座之后,田辰山教授还与讲习班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就人权与人的关系以及法制与德治和仁治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最后,田辰山教授指出“一多不分”和“一多二元”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际上并不冲突,没有某一个比另一个更高,“一多不分”和“一多二元”都是人类的智慧,我们应该用合理的方式去处理这两者,并且使用它们去更好的解决问题。
其后几日,田辰山教授还将从政治、文化、翻译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一多不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