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做一次有意义的事,可能源自冲动,或是本能;而一个人如果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则必是本乎兴趣、责任与使命。王蔚教授之于《论语》研读,就是属于后者。
自2010年起,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王蔚教授开始走出高校,应邀到机关、企业等单位公益讲授《论语》,一坚持便是六年。后来,在他身边聚集起一大批《论语》爱好者,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争相邀请王教授到各地去讲授《论语》,他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原本不定期的集体学习也品牌化为“齐鲁《论语》公益研读活动”,这项雅集活动在不同的文化道场轮流举行,承办者有时还需要提前提出申请。他的“粉丝”也在热心人士于大虎先生等人的组织下,成立了敏而好学、乐善好施的服务团队——秘书处。
2016年12月18日,齐鲁《论语》研读公益活动在山东省图书馆迎来第50期;与此同时,一场由济南民间文艺爱好者策划实施的文艺盛宴——齐鲁《论语》研读公益活动年会隆重举行。
王蔚教授开讲
齐鲁《论语》研读公益活动,曾被孔子学堂创办人、中国孔子基金会王大千理事长称作“流动的孔子学堂”。年会现场,这项公益活动终于“名正言顺”,正式被授予“孔子学堂”牌匾。中国孔子基金会邢成湖副理事长为王蔚教授授牌。
王蔚教授是孔子学堂“七十二贤讲师团”成员,曾代表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到广州万木草堂孔子学堂、嘉兴孔子学堂等地参加孔子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著有《四言论语》《论语注译及人物类编》等书籍,受到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欢迎。2016年11月,在全国孔子学堂研讨会上,王蔚教授应邀参会并作专题报告,为各地孔子学堂代表送去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2016年12月2日,农村大众报头版刊发了王蔚教授的一封来信。在信中,他建议在山东省供销社系统932处为农服务中心建立孔子学堂,用孔子文化的力量来助力新农村文化建设。
倡议信发表后,立即得到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和山东省供销总社的积极响应。王大千理事长表示要全力做好与供销社系统的对接工作;山东省供销社主任、党组书记侯成君先生也作出相应安排,指派许广民副主任、合作经济处肖锡章处长做好与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的交流与沟通工作。
几天后的12月5日,在王教授的协助下,首批5家孔子学堂在山东省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中心挂牌。后来,王蔚教授还受到正在山东临沂八湖为农服务中心孔子学堂视察工作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王侠主任的亲切接见,他的“孔子学堂+为农服务中心”建议再次得到肯定。
年会活动现场
基于王蔚教授对孔子学堂的特殊贡献,在齐鲁《论语》研读公益活动年会上,孔子基金会正式授予他“孔子学堂特聘专家”称号。
王蔚教授曾说:“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就是人人喜欢读书,人人喜欢读点经典,开卷比不开卷有益,读经典比读一般的书有益。”在未来,他有三个打算:一是出几本书,写几篇论文,录点音像资料;二是把《论语》讲遍山东所有县区;三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让更多人接触、了解《论语》,并从中受益。
在《论语》研读及传播上,王蔚教授“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我们相信通过他的执着坚守,必能孕育出更多的“种子”书友,大家“以友辅仁”并“一以贯之”,一定会在齐鲁大地上书写出最为耀眼绚丽的人文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