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9月28日是 “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67周年,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在孔庙隆重举行“释奠礼”祭祀孔子。这座具有700多历史,历经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孔庙红毯铺道,黄菊漫地,黄绸围栏,一派庄严神圣的景象。

位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内的孔子雕像
上午9时28分,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随着肃穆的音乐由国子监“持敬门”缓步进入孔庙祭祀现场。大家行至大成门下,在孔子像前就位,听由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崔国民宣读诰文。宣读完毕,全体嘉宾向“至圣先师”——孔子行“四拜礼”。行礼完毕,典仪引领嘉宾进入大成殿前主祭现场。本次祭孔大典在气势恢弘的《礼运大同篇》诵读中拉开序幕。
随着典礼唱“鼓初严、鼓再严、鼓三严”,乐舞生、执事者、献祭官顺序就位,伴着乐奏“咸和之曲”、“宁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和典仪的一唱一和,祭孔仪式的“三献礼”、“四拜礼”、“八佾(音同亿)舞”随典而动,嘉宾肃然而立,现场庄严肃穆。

典礼现场
本次祭孔大典不仅有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90岁高龄的孔德墉先生出席,众多社会团体、中外嘉宾、周边居民、各地游客也都加入到行礼观礼的行列。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和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由于做出了兴办私学、传承古学、开创儒学三大历史性贡献,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开创者、历史文化巨人。“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而新时期的祭孔大典,就是为了缅怀先圣先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长期积累、存储下来的智慧和力量,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有重要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