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时30分,120名学生身着古装,手捧竹简,开始诵读国学。
随着通赞一声洪亮的“启户”,鼓乐声起,大成门徐徐洞开,所有参祭人员随主祭官步入大典现场。
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7年,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9月28日,我市隆重举行丙申年秋季祭孔大典,表达对这位伟大先哲的尊崇与怀念。
9时48分,祭孔大典活动开始。
此次大典共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个篇章。
嘉宾跟随主祭官缓步步入文庙。祭祀现场气氛庄重、鼓钟齐鸣,身着古典汉服的学生手持翟(zhái)和龠(yuè),以八佾(yì)舞献礼孔子诞辰。今年祭孔在阵容和服饰方面都按清朝规制进行了复原。这也是本次大典的亮点环节。
浏阳文庙祭孔大典自清朝开始举行。2014年,浏阳文庙祭孔音乐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5年秋,浏阳全面恢复祭孔大典。
9时52分,行迎神礼。
9时58分,行初献礼、敬献花篮,恭读祭文。
浏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莫小佳主持献花仪式,随后各位领导嘉宾跟随武警战士走至大成殿前,先整理花篮缎带,后三鞠躬,跟随引领从左侧复位。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敏宣读祭文
【《祭孔文》全文】
惟公元二0一六年九月廿八日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浏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敏率全市各界人士,谨备时蔬贡酒,雅乐鲜花,恭祭于大成殿阶下,肃立追远,上达孔子暨诸位贤哲,其辞曰:
中秋才度,国庆又临。金风送爽,丹桂添馨。
圣诞吉日,鼓乐和鸣。神州大地,莫不欢欣。
煌煌华夏,郁郁文明。夫子学说,天下景从。
礼义教化,博学多能。金声玉振,智集大成。
有教无类,修齐治平。忠孝首善,诲人谆谆。
而今我辈,孜孜秉承。言则守信,行则笃诚。
施政以德,强国富民。社会和谐,物阜民丰。
反腐倡廉,气正风清。有禁即止,有令必行。
盛世再现,小康初成。复兴大业,梦想成真。
护国神器,固我长城。雄师威武,谁敢来侵。
我域浏邑,日上蒸蒸。政通人和,万众一心。
群众路线,尽瘁躬行。浏阳速度,不断创新。
交通区位,极大提升。产业升级,适时转型。
农工商旅,诸业振兴。教科文卫,福祉民生。
生态环保,美丽乡村。城乡统筹,幸福倍增。
党政换届,如沐春风。跨越赶超,砥砺前行。
城市定位,两个中心。挺进十强,再启新程。
先贤遗教,受益无穷。万世功业,待我后生。
浏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小佳主持仪式
10时18分,行亚献礼。
10时22分,行终献礼
10时26分,撤馔(zhuàn)。
10时28分,行送神礼。
全体来宾行鞠躬礼。
10时32分,大典仪式结束,举办开笔礼。
开笔礼时,孩童诵读《三字经》。
10时38分,来宾为学生朱砂启智,并为学生颁发开笔礼证书。
10时48分,活动结束。
【相关链接】
“千年古县”文脉千年,浏阳非遗项目“百花齐放”
浏阳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自此延绵,至今仍保存着28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遗址。距今1800余年的东汉末年,浏阳建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浏阳独特的地域环境内,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特有的建筑构造、风俗习惯、传统工艺、歌谣传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它们是浏阳的历史记忆,也是浏阳文明的结晶,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
“咚咚咚……”文庙里革鼓响起,声传四方。伴随着浏阳古乐的奏响,统一着蓝衫云巾的歌工、舞生、礼生,开始了祭孔表演,歌工唱曲、舞生起舞、礼生喊礼,整个仪式庄严肃穆、场面宏大。
今天,是我国伟大先哲孔子诞辰2567周年纪念日,浏阳市丙申年秋季祭孔大典正在浏阳文庙内隆重举行。继2014年浏阳祭孔音乐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后,将整个祭孔大典仪式申报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市文体广电局正着手进行的非遗保护重点工作。
祭孔的浏阳表达
恢复清朝时期浏阳祭孔仪式上的蓝衫云巾,更大限度的还原清朝时期浏阳的祭孔仪式,组织一次更接近历史、更原生态的“浏阳市丙申年秋季祭孔大典”是文体广电局今年推介浏阳非遗项目的工作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