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八千山东姑娘新疆垦荒故事、歌咏人性坚韧之美的大型现代吕剧《补天 》,通过爱心故事体现当代少儿精神风貌的儿童剧《宝贝儿》,曾给观众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以这两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为龙头,近几年我省积极组织省直和全省艺术院团进行创作,推进艺术创新,一大批具有齐鲁特色、山东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并在全国获奖,艺术园地硕果累累 。与此同时,在新中国历史上曾经屡创辉煌的“文学鲁军”,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
■演艺艺术园地硕果累累
继《补天》、《宝贝儿》先后入选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后,山东梆子《山东汉子》入选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现正全力以赴进行加工提高,争取入选今年度“十大精品”。
从系列奖项中不难看出我省文艺创新的坚实步伐:青岛话剧院的儿童剧《二小放牛郎》、淄博五音戏剧院的五音戏《云翠仙》、邹平吕剧团的吕剧《梨花雨》,荣获中宣部第十届“ 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吕剧院的《画龙点睛》、山东省柳子剧团的《风雨帝王家》、青岛话剧院的《 二小放牛郎》等三部剧目均荣获“文华剧目奖”,此外还荣获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表演奖等十个单项奖。山东省京剧院的《铁道游击队》、济南市京剧院的《辛弃疾》、青岛市京剧院的《驼哥与金兰》均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创下了我省在历届中国京剧节上的最好成绩。在国际比赛中,我省杂技艺术取得骄人成绩。山东省杂技团的《蹬人》节目获第28届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蹬鼓》节目荣获摩纳哥第二十届“初登舞台”国际青少年杂技比赛“金K 奖”,这两个金奖都是国际杂技界顶尖赛事的最高奖项。在国内外各大艺术节上,我省杂技也不断摘金夺银,成为演出场上的亮点。
齐鲁梅林更是星光灿烂。在第24届中国戏剧奖“梅花奖”评选中,聊城市豫剧院的章兰一路过关斩将,荣获“二度梅”,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吕凤琴喜摘“梅花”。至此,我省共有王宇、霍俊萍、薛亚萍、章兰、雷岩、鞠小苏、董翠娜、朱桂琴、高静、刘玉凤、宋昌林、李新花、曾拥军、陈媛、焦黎、吕凤琴16位戏剧演员18次获此殊荣。
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不少戏迷还记得2006年底我省承办的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北方片)评比展演,19台从全国精选出来的剧目在我省各剧院进行了38场演出,堪称家门口的戏曲盛宴。
相隔不到两年,我省又承办了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500多名艺术家奉献了37台优秀创作剧目,在济南、青岛、淄博三市共演出75场。其间还举办了“京剧艺术继承创新学术研讨会”和“京剧走进群众”系列活动,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演剧目最多的一届京剧艺术盛会,对于推动我省京剧艺术的发展、弘扬国粹艺术、提升山东文化大省形象、提高济南等城市美誉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省艺术创作支持体系和长效机制,我省还设立了“ 齐鲁艺术创作奖”、“泰山文艺奖”等文艺大奖。
■文学引进作家签约制
近几年来,省作协坚持以繁荣文学创作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扶持文学新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精品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山东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为作协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2008年省作协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文学工作实际,制定了《 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制作家管理条例》,首批共评选出了11名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制作家。记者获悉,下一步我省还将进一步巩固完善签约制作家制度,采取分批签约、动态滚动的方式,力争用今后3年的时间,将签约制作家的总量增加到30人左右。为重振“文学鲁军”雄风补充新生力量,也为文学发展建立体制保障,注入市场生机。
另外为了在体制上保障山东文学能不断涌现出色的新人新作,2008年,省作协启动了重点作品扶持制度,制定了《山东省作家协会扶持重点作品创作暂行条例》。在广大作家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论证,2008年共评选出10个创作选题作为重点扶持项目。省作协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每部作品提供一万元的扶持资金。为了繁荣山东文学,充分发挥“齐鲁文学奖”在繁荣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我省还于2005年组织了第二届“齐鲁文学奖”评奖活动。2007年11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将“齐鲁文学奖”改为“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使该奖项升格为政府奖,并于2008年组织了首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活动。两届评奖共评出获奖作品68部(篇),优秀文学编辑3人。同时,淄博的“淄博文学艺术奖(文学奖)”、日照的“日照文学艺术奖(文学奖)”、临沂的“临沂文学奖”、泰安的“泰山文学奖”等等,都对繁荣我省文学创作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力推大家名家
在过去的几年中,山东文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七年来共发展省作协会员500余名,另有近百人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会员3000余人,中国作协会员300余人,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文学新人不断涌现。同时,山东文学也在全国各大文学奖项评比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有两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一部作品获得全国儿童文学奖,有一大批作品获得全国优秀作品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像张海迪等鲁籍著名作家推出了自己的新作,拓展了自己的写作领域,获得了读者和研究界的好评,刘玉栋等中青年作家的写作水平稳步提升,山东籍“80后”作家张悦然等成为被国内文学界认可的文学新锐,山东文学理论研究界涌现出诸如吴义勤这样的名家。而在今后一个阶段的规划中,省作协明确了要把培养能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名家大家作为主攻方向,力争让山东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大省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