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据腾讯儒学报道,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邯郸学院、世界中华文化研究总会、中国影视文化传媒集团以及燕赵众合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影视传播研讨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围绕《荀子》“由子入经”,重构当代儒学以及筹划拍摄以荀子为原型的电视剧等主题展开讨论。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学者有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社科院哲学所李存山研究员、北京大学李中华教授、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湖南大学姜广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黄朴民、杨庆中、彭永捷以及梁涛教授,以及韩国首尔大学郭沂教授、航空航天大学秋风教授、复旦大学林宏星教授、山东社科院路德斌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周炽成教授、武汉大学储昭华教授、邯郸学院康香阁主任、范文华副教授等。
与会学者嘉宾合影
会议中,路德斌研究员指出荀子作为先儒也曾在宋代从祀孔庙,在明代嘉靖九年因种种原因而遭罢祀。清代凌廷堪、严苛均等皆有荀子当从祀之议,俞樾等就已经提出《荀子》应当入经部,荀子应当和孔、孟并尊为“一圣二贤”的观点。王先谦、章太炎等在学术上也高扬荀学大旗,王先谦著成《荀子集解》一书,章太炎则将荀子思想看作是孔学的一个核心,“同乎荀卿者与孔子同,异乎荀卿者与孔子异”。今天看来重估荀子的价值与地位很有必要。
会议围绕“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影视传播”这一主题展开
陈来教授从海内外对孟荀研究的比较角度,介绍了美国的儒学研究中孟荀并重的特点。海外儒学研究中杜维明先生比较重视孟子,而美国非华人儒学研究者则对荀子的研究比较重视。陈来教授强调在加强传统文献与思想的研究之外,也要加强荀子与董仲舒等比较研究,同时也要开拓新的研究模式——尤其是要结合欧美以及现代思想,以此才能对荀学的全面复兴奠定基础。
会议现场
姜广辉教授从荀子传经的角度阐述荀子对于汉代经学思想、子学思想的重要影响,《毛诗》、《鲁诗》、《韩诗》以及《春秋榖梁传》等许多经都由荀子相传的。另外,荀子思想从建国以来一度备受重视,被认为是法家思想传统,与柳宗元、刘禹锡、张载等并称为唯物主义者,这只是从表面上抬高荀子地位,实际并不利于荀子思想的传播,仍没有进入到实质的思想内容的认识高度。从内在理路出发重新对荀子的思想进行梳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尤为迫切。
梁涛教授总结孔孟荀关系,研究儒学的发展与核心,要孟荀并重,孟子思想的核心在仁,而荀子思想在礼,儒家应该是“内圣外王”之学,研究儒学,发扬儒学,荀子的礼与孟子的仁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同等重视与发掘,离开任何一家,都不能成其为完整的儒学建构。要统合孟荀,《荀子》应“由子入经”,“新四书”(《大学》《中庸》回溯到《礼记》,与《论语》、《孟子》《荀子》并称“新四书”)的思想架构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梁涛教授发言
有学者提出《荀子》“由子入经”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而当前更重要的是荀子配祀的问题。清代罢祀,今天应该让荀子重新进入孔庙配祀,还原中国儒学“一圣二贤”的格局。
学者们还讨论了下一步筹拍以荀子为原型的电视剧的议题,主要内容有荀子一生生活轨迹的梳理、剧本的创作,以及如何从传播学的角度既能吸引观众收看这样的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视剧,又能够同时将荀子的思想发扬光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