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一元复始,砥砺前行。回首这一载,中国孔子基金会可谓硕果累累;展望新一年,国学传承路上与您同行。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和孔子研究院视察。在孔子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后,习近平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他强调说:“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的讲话如春风化雨,吹遍齐鲁大地,吹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和孔子研究院视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孔子基金会等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孔子基金会等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还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的价值和意义。
两年多以来,中国孔子基金会紧紧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发挥在全国儒学社团的引领作用,大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新突破,在“落小落细落实”上狠下功夫。
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现场。
开展学术交流,夯实传承基础
中国孔子基金会作为全国性乃至有国际性的孔子和儒家文化学术基金组织,充分发挥儒学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学术会议促进理论交流,推动国学文化当代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夯实传承创新的基础。
第二届中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召开。
三十而立,汇聚共识。2014年9月20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2家儒学社团代表和90多名知名学者汇聚圣城,共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与儒学社团的历史使命。与会的代表和学者就儒学社团应当如何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达成“曲阜共识”。
“四个讲清楚”有奖征文活动颁奖座谈会。
为全面阐释习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11月26日,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孔子研究院、光明日报共同发起了学习“四个讲清楚”有奖征文活动。通过征文活动,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发掘了一批儒学新人,在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孔子学堂·乡贤文化与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
2015年2月4日,在寓意开始与希望的“立春”节气这天,一场关于“乡贤文化”的座谈会正在济南市历城区热烈地进行。这场学术活动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历城区文明办、农村大众报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山东省社科院、山东财经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们和乡贤代表们就乡贤文化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做了切实而深入的研讨。
荀子思想与依法治国”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兰陵县举行。
中国孔子基金会与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甘肃兰州召开“丝绸之路论坛”。
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子研究院举行。
“第四届海峡两岸儒学学术论坛”在山东济阳举行。
随后,结合社会热点,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座谈会,回应社会热点、关切当下问题:2015年 3月29日,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联合在齐鲁文化研究院举办了“山东省高校齐鲁文化研究机构联席座谈会”;5月9日,“荀子思想与依法治国”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兰陵县举行开幕式;9月20日至22日,中国孔子基金会与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甘肃兰州召开“丝绸之路论坛”;9月22日至26日与韩国安东大学联合在韩国举办“第二届韩中儒学·人文交流大会”;9月27日,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子研究院举行,主题为“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与会者围绕“儒家思想的当代哲学使命”、“儒学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礼乐文化与社会道德”、“儒家思想与公共文化空间”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10月8日至11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台湾孔子研究院联合在济南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儒学学术论坛”……
大型电视纪录片《孔子》开机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
紧跟时代步伐,创新传承文化
在“互联网+”成为时代大势的今天,如何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者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中国孔子基金会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完善已有传播推广工程的同时,不断开辟新方式。陆续推出《孔子》电影、动漫、电视剧、纪录片等适应当代传播的新形式,通过现代最先进快捷的传播方式 传播传承文化,大力弘扬传统美德,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出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
2015年1月29日,中国孔子基金会与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并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数字化工程设计方案”项目。3月13日,在济南举行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通报答疑会。12月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数字化工程设计方案”评审会举行,对最终通过42个设计方案进一步评审。
央视新闻联播纪录片《孔子》全球上线片段。
电影《孔子》海报。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之际,大型纪录片《孔子》于2015年10月2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全球正式上线的新闻发布会。该纪录片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参与前期筹划立项,后续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联合中国中央电视台、英国雄狮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拍摄制作完成,是迄今为止中外合作拍摄的首部以孔子为题材的纪录片。纪录片《孔子》的诞生,是继《孔子》电影、《孔子》电视剧、《孔子》动画片等之后,诞生的又一新的文化力作,为孔子文化传播再添新亮点,也标志着孔子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现代化转化,全球化传播进一步增强。
#p#副标题#e#《习近平引经据典》系列微电影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习近平引经据典》系列微电影项目研讨会现场。
在习近平曲阜讲话两周年之际,《习近平引经据典》系列微电影项目启动仪式于2015年11月25日在山东大厦举行。该项目由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摄制,将通过现代最先进快捷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宣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引经据典》系列微电影项目经过半年多深入策划和紧密筹备,组成了以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李延国为总撰稿,中国纪录片学会主席刘效礼为总导演,著名年轻导演常征、李萌为执行导演的老中青结合的主创团队。项目主创团队已经过半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要讲话中多次引用、重点强调、具备普遍教育启发意义的经典典故进行系统性梳理,结合微电影这一大众喜闻乐见、便于快速传播、分享的传播形式,将在充分听取学术界、艺术界、传播领域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创作。项目共涵盖150部系列微电影,目前,初期脚本已基本创作完成并逐步完善,将于近期开始正式拍摄工作。
“中华学子朝圣行”游学项目,深受学子们的欢迎。图为活动现场。
重视青少年力量,焕发传统文化时尚魅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对象。2014年,面向青年学子,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推出了集拜师、诵读、参观、踏访、游览、讲习、交流等内容为一体的“中华学子朝圣行”游学项目,深受学子们的欢迎。
“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签约仪式现场。
国学联盟活动现场。
2015年5月9日,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月23日,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在京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共同发起成立“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国学联盟成立以来,已在三亚、北京、开封、邹城、曲阜、单县等地举办多起国学活动;授予十家在全国开展青少年国学普及推广活动比较突出的组织或机构“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聘请了四十多位专家学者,作为专家团专家。一方面,引导专家学者走向基层、走向民间,做到接地气、见实效,实现上下顺利对接;另一方面,根据专家学者专长及个性特征,量身定制国学普及项目,放大他们的思想见解,有针对性做好青少年国学教育工作。在活动宣传报道上,国学教育联盟秘书处与中青网、未来网等媒体同仁保持顺畅的联络,配合活动及时发布,做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起到“小会议大宣传”的良好效果。
中国童学秀2015全国总决赛。
2015年7月20日,第二届中国少年儿童国学秀风采大赛年度全国总决赛(简称:中国童学秀2015全国总决赛)在武汉举办。“中国童学秀”是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教育分会和《儒风大家》协办,武汉童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全国首个以“宣传国学文化、展现儿童国学风采”为主题的大型少儿赛事。全国各地100多家“童学馆”和“童芽蒙正学堂”积极参与该活动。
2015年7月14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修德教育基金捐助的“修德教育奖学金”在囊谦县第举行发放仪式,向全县优秀三好学生、师德模范等发放了“修德教育奖学金”。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与青年朋友谈成长。
应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及发展工作的青年热烈邀请,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11月6日下午在济南三箭孔子文化大厦一楼孔子学堂以“遇见孔子 发现自己”为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做专题讲座,与青年朋友们畅谈“成长”,获得青年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孔子学堂:根植百姓生活,深耕精神家园。
孔子学堂:根植百姓生活,深耕精神家园
儒学是中国人经世致用的学问,百姓日用而不知,渗透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各个方面,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于百姓生活。2014年初,围绕品牌建设,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了大型公益文化项目——孔子学堂。孔子学堂植根于百姓生活,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营造的精神家园和道德高地,受到了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学堂宗旨,以构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为孔子学堂授课。
2014年7月24日,全国首家孔子学堂落户济南舜耕街道办事处,标志着孔子学堂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王大千身先士卒,以《写字与做人》为题为孔子学堂讲授第一课。王大千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向社区居民阐述了“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道理,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说,书写是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涵养性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练好字,就能从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正气与精髓。一个字,横平竖直,一点一画互相支撑,彼此衬托,体现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都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用毛笔书写汉字是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王大千简短的讲座,赢得了小区居民阵阵掌声。
孔子学堂品牌发布暨百堂经验建设交流会现场。
孔子学堂品牌发布暨百堂经验建设交流会期间,姚家孔子学堂揭牌。
“孔子学堂”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扎根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机关,植根百姓生活、深耕精神家园,让传统文化接地气、深下去、活起来。学堂数量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孔子学堂”知识产权,保证“孔子学堂”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该项目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孔子学堂”商标注册,“孔子学堂”成为第16022120号集体商标。
2015年7月30日,第100家孔子学堂落户北京银行济南分行,同时孔子学堂品牌发布暨百堂经验建设交流会在济南召开,标志着“孔子学堂”发展进入品牌时代和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体验馆成立。
王大千为孔子学堂志愿者授课。
目前,孔子学堂进入“千堂行动”阶段,各个地区的孔子学堂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依托,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读书会、才艺小组满足人们不同需求。西班牙《世界报》还曾对孔子学堂工程进行了报道。随着全国各地、各行业申请“孔子学堂”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农民工聚集的工地、戒毒所、田间地头、山林之中都有建成了孔子学堂,为社会各个阶层的老百姓带去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智慧。为保证“孔子学堂”建设的规范性和发展的持续性,更好对各学堂建设进行指导,孔子学堂体验馆和志愿者培训基地应运而生,为孔子学堂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统一的搭建标准、系统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公益课程、标准的活动互动模板。随着 “孔子学堂”体验馆和志愿者培训基地的开放和有效利用,将进一步增进“孔子学堂”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创共享、优势互补。
#p#副标题#e#王大千为孔子学堂授课。
全国首家农民工孔子学堂成立。
2015年12月22日,民政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决定》(民发〔2015〕232号),授予中国孔子基金会等298个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每5年评选一次。民政部在表彰决定中指出,此次受表彰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共同特点是,模范遵纪守法,组织机构健全,内部制度完善,运作程序规范,党团作用明显,社会责任感强,社会公信度高,发挥作用明显,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儒学、国学是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方式,“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长久以来,古老的中国文化如何焕发时代生机成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及儒学同仁肩负的时代责任。中华传统文化,是持久永恒的,更是年轻时尚的。它穿越时代而来,带着历史长河淘洗出来的熠熠金光。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中国孔子基金会当仁不让,与您同行。
新的一年,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不忘初心,迎着明天,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