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9日上午10:30,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媒体见面会暨“时代与孔子的对话”大型网络活动的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搜狐文化客厅栏目邀请了该活动的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军先生,济宁市委副秘书长、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主任潘献华女士,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祥林先生。
以下为三位嘉宾访谈内容:
主持人:刚才我们的孔子文化节媒体见面会启动了,现在我们搜狐文化客厅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三位嘉宾,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各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军先生,济宁市委副秘书长、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主任潘献华女士,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祥林先生。
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们知道今年的孔子文化节注入了一些互联网的元素,孔子文化节作为传统文化色彩非常浓厚,我想问一下潘女士,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网络活动来作为孔子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呢?
潘献华:孔子文化节我们已经举办了25年,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去靠电视和报纸对文化节的影响力放大、宣传,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网络时代了,人们生活当中有时离不开网络,且网络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宣传和传播的媒介,更重要的是我们用这种网络的形式,不仅仅是对孔子文化、对孔子文化节的宣传手段,而是一种群众参与的手段。因为报纸大家写稿子被采纳的量会很少的,电视媒体的采播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通过网络的形式可以直接与专家在线进行对话、交流,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进行学术上的探讨,孔子文化节方面有些什么好的建议,怎么才能把这个传统的节日办成人民群众大家广泛参与的活动,所以我们用这种方式,我们觉得是一种网络与传统文化很好的结合的方式。
主持人:这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结合方式,另外我想问的就是说,在文化节的运作上,您是如何考虑去引入市场机制的?
潘献华:大家应该知道,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庆活动,好像各个地方都在寻找一种节庆,来提升地方的知名度。但是这种节庆活动相当多的都是政府来主办的,我们孔子文化节,25年来我们一直采取的是政府主导,我们从现在开始,逐渐的在以政府主导为主基础上,更多的有一些市场参与,这种市场参与不仅仅是企业家来关注、社会来关注,而是直接参加进来,比方说我们今年搞的一些儒商活动,我们文化节和复旦大学搞了一个儒商高峰论坛,这些儒商不仅仅要参与文化节,就什么是儒商、怎么才能做一个现代企业家这样的话题进行探讨,同时他们还会有热情与我们共同把这个节庆活动、把孔子儒家思想弘扬好。所以这种市场上的运作,是一个逐步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里我想通过网络、通过“百万格子”的活动,能有更多的企业家也来关注孔子文化节,也来参与到孔子文化节这样一个节庆活动中来,同时借助这个平台,也把企业的知名度放大。
主持人:这确实是非常多赢的方式。下面问一下孔祥林老师,孔子已经过去2500年来,那么祭孔的现代意义您觉得有哪些呢?
孔祥林:祭祀孔子是从东汉开始的,孔子一直是非常受尊敬的人物。祭孔一个是表明国家要推行孔子的思想、弘扬孔子的思想,这也是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现在的纪念活动也是表明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孔子思想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手段,因为祭祀孔子的庙还有历代先贤,是给后代树一个榜样。现在我们一些人物,在历史上、在本地做官有善政的官员,对本地社会作出贡献的官员,进行祭祀,还有在本地没有做官,但是在本地对社会上作出很多贡献,这样的人也可以到文庙来享受祭祀,还有对一些社会上忠义孝弟人士也要进行表彰。做官对老百姓有善政,作为一般的人士,可以做一些忠义孝弟人士。现在我们祭祀孔子,一方面是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有对传统美德的教育。
主持人:另外有一个问题也跟各位一起探讨一下,像现在我们网络年代非常流行快餐文化,涌现了国学热,还有大批的学者,我想问一下胡军教授,为什么说这个国学在这个年代如此的喜闻乐见呢?
胡军:我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和我们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发展相关,在新文化运动前,新文化运动中期、后期,很多学者以西学代替中国传统的国学,以科学、民主、自由等观念替代传统的儒学思想。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以后,特别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的国学地位不断重要,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在于信仰、在于心灵的培养、境界的提高,我们发现缺的是这块的东西。孔子不仅仅是个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儒家思想的创作者。有传统说法,孔子继承三代文化,孔子代表的思想我认为不仅仅是文化交流等等的东西,最内在的东西,中国人发现经过30多年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了,我们需要心灵境界提高,需要修身养性,所以我认为这一点应该是国学热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你觉得这个年代哪一些儒学思想或者孔子的思想是最受这个时代欢迎的?
胡军:这个问题问的就好象是问题,为什么呢?我认为儒学思想是一个整体,不能把它切割开来卖,像超市一块一块卖。我认为儒学思想是个整体、是个系统,我的意思不是说他2500年前的儒家思想可以原封不动的搬到现在,肯定有基本的道德观念是不能改变的、是永恒的。另外一个方面,现在的需要本身的实用性,我们不能媚俗,不能因为你喜欢、不喜欢我们对传统的基本的道德观念进行变动,我认为基本道德价值是不能变的。做一个好人,修身养性,肯定是第一位的,不能变的,不能因为我喜欢利就不要了。我认为我们必须整体对儒家思想有一个理解、有一个了解,看到儒家思想怎么转换成现代化的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我认为一个基本的思想,应该是有永远的价值。
主持人:这几年孔子在市场上面大热,已经成了一个市场化的符号,像电影《孔子》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另外我们逐渐的在还原一个孔子,比如有人说他是音乐发烧友,有人说他会武功,也有人说他是有车一族,甚至我们现在把孔子的文化也普及到了国际上,现在我们在国际上也建立了孔子学院,有一些孔子的学术机构,这是不是说明其实在快餐年代我们现在是格外的需要那些思想,包括国外也需要,到底是一个市场化的标志还是说真的是出于大家内心的一种需要呢?
胡军: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分开,首先我认为我们现在纪念孔子、纪念以孔子为主题的文化节,是一种思想境界,要修身养性,因为中国文化不能仅仅是经济,不能仅仅制造一些产品,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精神,我们有自己很高的境界,我认为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不反对你可以用孔子为内容、为主题进行市场炒作,但是这不是我们孔子文化节的主题、核心思想。可以通过市场炒作、资本运作去拍电影,那是另外的问题,这不应该成为文化节的主题。因为我是搞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的,我认为文化分三块,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但这两块都决定于心灵价值模式,孔子给我们现在的心灵价值境界的提高提供精神食粮,但是我们不是不关注社会发展,因为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动力。刚刚潘秘书长讲到儒商的问题,其实北京大学也有儒商,我们叫北京大学儒商研究中心,前两天搞了新闻发布会,我做了发言。我怎么理解儒商呢?儒家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心灵追求,是一种境界,你当圣人也好、当贤人也好,就看你的造化,当然更努力做好人,我把儒解释程精神境界。什么是商呢?经济活动,商贸活动,其他社会活动,谋利的活动。西方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德写了一本书《信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认为这个很好,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那么快,有动力,汽车动力是有限的,没有汽油跑不了,油不好也不行,但是有一个动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就是信教伦理。中国30年的发展应该说受了西方的技术、环境的影响,我认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在阶段,我们需要在中国传统的精神思想中寻找我们的社会发展繁荣精神动力在什么地方,没有这种动力任何事情做不好,所以我认为做人要有自己的人格思想,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孔子的纪念、学习、研究,孔子文化节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心理精神境界,而不在于经、科、贸,这不是主要的,商业也不是主要的,所以我认为要把这两个区分开来。如果实用性的、功利性的,中国文化庸俗化,当然我认为只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我们的社会发展才是有效的。
主持人:我们要不要把思想修养的这部分带入到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去呢?现在像黄梅戏也进入小学课本,像国学的学堂也在一些小学非常的火热。
胡军:我想小学课本爱搞的形象生动,生活手册、心灵的培育,让学生感觉很亲近,因为原来我们做过,基本失败的,搞的很伟大,像雷锋一样的,太远了,我想中国的幼儿园其他的一种教育模式,都应该有这种传统的或者现代化的思想的、灵魂的境界提高的中国具体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应该在小学课堂上进行。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孔老师,今年文化节的主题是“时代与孔子的对话”,媒体跟很多网民都在新上限的“百万格子”网站上向圣贤留言,您作为孔子的后裔和儒学研究专家,您会对孔子说些什么话呢?
孔祥林:我认为对孔子应该是否极泰来,因为20世纪我做过比喻是孔子被绑上疯狂过山车的年代,1919年孔子就是圣人,到了1919年孔子就变成了鬼,慢慢慢慢人们就恢复了理性,孔子变成了人,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孔子又从人变成了鬼,文化大革命之后人们又重新认识了孔子,又恢复了他人的本色。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人都是用孔子,不管是治国方略、人文道德各个方面都受到孔子的影响,影响是非常深的,不可否认一百多年来孔子的思想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对孔子的了解确实非常非常少。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经济发展了人就要有更好的精神追求。中国人的心灵道德修养更高的追求,我想又回归传统,就像刚才胡军教授讲到的,我们用传统思想文化作为我们发展经济的动力,我觉得孔子思想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我说否极泰来。
主持人:您觉得如果说孔子活到现在,会对我们说一些什么呢?
孔祥林:我想孔子还会说他的那句旧话,后生可畏,就是后来人是让人感到可怕的,过去都认为孔子是保守的,是往后看的,实际上孔子思想并不保守,对后来者是寄予希望的。我想我们这个社会,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传统,孔子思想我们一定会发扬光大,但是儒家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儒家思想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这个思想不变的话,因为社会在变他就不能适应社会,就被淘汰了。孔子思想至少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作为社会的指导思想,应该说儒家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我觉得孔子也希望我们现在的人对他的思想再能有所发展,来适应我们的社会,来促进我们民族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
主持人:也有网民要求,像9月28日被定为中国的教师节,一这种提法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密不可分,孔老师您对这个怎么看的呢?
孔祥林:我支持他们的动议,应该把孔子当作教师节,因为孔子本身是首创世学,第一,把教育从贵族推向了民间,而且孔子在教育思想当中,孔子教育的主张一有教无类,他的教育方法等等,对人类来说他的价值是永恒的。即使我们在对孔子肆无忌惮批判地时候,也没有多少人批判孔子的教育思想,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确实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因为在历史里,即使在学校里面,当然原来的学校跟现在的学校有差别,培养时代的学校是培养官的地方,因为这些学校都是培养大家说的秀才,是培养国家的后辈队伍的地方。后代也把称为孔子称为治圣先师,在历史上中国人就将孔子作为最高的学习榜样、最高的始祖的,我觉得应该恢复这个传统,9月28日作为我们的教师节。因为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网友提,在全国政协会议,很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要求,但是非常遗憾这么多年还没有变,我认为应该早一点变过来。
主持人:我也有问题问一下潘女士,也有很多网民要求说,如果我要去济宁进行孔子文化节的寻根之旅的话,有哪些名胜是我们必须要去的地方呢?
潘献华:济宁我们说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所以到济宁这个地方去进行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寻根的话,这个地方待一星期也走不过来。我们就说曲阜,除了“三孔”之外所要去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孔子诞生地,大家以前到曲阜的人到这个地方去观光的人是比较少的,但是现在当地已经把这个地方开发做的很好了,因为我们从2009年开始孔子文化节的启动式就放在清陵春季就选择在孔子的诞生地举行,所以这个地方可以作为大家到山东济宁曲阜去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地之一。
#p#副标题#e#我们这个地方还是孟子的故里,在邹城,与曲阜相距15公里的地方,孟庙、孟府、孟陵。再往前走还有曾子的故里,曾庙,8月份荷花盛开的地方,微山湖,就是《铁道游击队》大家唱微山湖上静悄悄,那个湖就在我们那个地方,每年7、8月荷花盛开。再加上《水浒传》中的梁山,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也在我们境内,梁山县。像汶上,打造了一个佛都,太子文化节,每年的阳历3月份。像鱼台有孝贤文化节,还有运河文化节,包括泗水县的桃花节,以及我们和当地的农副产品联系在一起的,像大蒜节、汽车节,当然我在这里不是做这些宣传,只是说你到济宁去,在体验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带给你的文化氛围之外,还可以体验到现代精神文明、现代物质文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给你带来的一系列的愉悦和享受。在这里我是作为一个山东人、作为一个济宁人、作为一个孔孟之乡人,我是非常欢迎大家到我们山东济宁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去体验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新变化,去体验孔孟之乡带给您的新感受。
主持人:看来济宁的孩子们都非常有福气,不仅能够陶冶这么美好的山水文化,也有精神上面的陶冶。有一个问题想问孔老师,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孔子文化节和世界儒学大会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孔祥林:孔子文化节每年举行祭祀孔子的活动,现在是公祭。我们还举办了一个世界儒学大会,从2007年法起,2008年第一次召开,今年是第二次了。这个会议是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由济宁市政府、山东省文化厅、中国艺术研究院、国际儒学研究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孔子研究院6家单位合办的,也是打造一个学术者交流的活动。除此之外还做一些普及的活动,举办一些讲座。因为现在来看,儒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方面是需要研究的,另外一方面,大家了解的也比较少。刚才也提到,小学要不要增加儒学课程的问题,国家的文件已经明确了要发展。因为目前来看,小学学一些传统的文化,理解方面是有难度的,但是现在民间普及了很多,实际上在少儿阶段可能不懂,但是学了以后也许会受益终身的,小时候不懂,但是等到他成人以后就受益终身的,我觉得小学当中不懂增加也未尝不可,但是不宜过大。中学当中,因为从台湾的情况来看,大概高中毕业的时候《论语》能学到250章左右,就是说《论语》的50%,在日本的高中毕业生当中,应该学到《论语》原文也应该在100章左右,20%,而且我们高中毕业大概《论语》连20章都学不到,我们差距太大了。我也接触到了现在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人士,像清华大学的CEO同学会,他们在每年都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国学,国学学习《论语》、《庄子》、《老子》,但是主要还是儒家思想内容多一些。这些企业都是CEO非常忙的,但是每年这么忙就拿出2个半月的时间学习儒家文化,为什么在我们学校没有学到这些东西到了社会当中走向社会才觉得这些东西确实应该学习,我们现在在补课。所以这些企业家们我也给他们讲过课,也跟他们交流过,他们觉得这确实是不应该的,在学校里面学不到,以后去补课。这些人他们就从小抓起,对自己的孩子就教育,让他们去上国学班,从小就进行学习,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材当中就应该要改革,要增加传统文化,将儒学普及。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非常感谢三位嘉宾的到来,做客我们的搜狐文化客厅,谢谢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