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3月27日,“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四德工程进校园首场活动走进山东大学,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卫视主办的大型专题栏目《新杏坛》邀请台湾大学哲学系傅佩荣教授为山大师生讲述“遇见最好的自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山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潘士强,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邢成湖,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向阳出席讲座。
傅佩荣教授由儒家思想的“仁”谈起,认为仁就是真诚、向道,是生命的完成。傅佩荣教授认为,人的身体独立而相互对抗,但心智却可以相互沟通,这就需要人们在交流时以一颗真诚的心去表达。“仁”的第二层面是“向道”。傅佩荣教授说,孔子一生的思想精华可以概括成“化被动为主动”,实现自我觉醒。傅佩荣教授表示,要打定主意,不受干扰;要明白“要进要退,全在自己”。这就告诉我们,只要活着,我们永远可以变得更好,因为“行仁之力,由内而发”,并且,通过主动行仁,我们的生命也会变的更加有意义和价值。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其中“成”和“取”就是指生命的完成。
傅佩荣教授从三个层面解读了真诚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真诚有方法,即“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不仅要防范邪恶,还要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上加以注意,不要过多地去计较;要真诚地行善,如在尽孝时,我们可以走出“三纲五常”的框架,用自己的真心尽孝;真诚可以使人快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傅佩荣教授还特别称赞了孔子对于“爱”的解读:“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一个理想,代表着社会大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讲座的最后,傅佩荣教授说,“遇见最好的自己”,实际上就是要提高个人的灵性修养,通过一颗真诚的心与他人交流,同时,要将儒家的思想聚焦于自我的觉醒上,用内心的良知来践行“四德”。
讲座现场全场师生诵读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邢成湖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讲座开始前,全场师生共同诵读“四德”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座过程中,观众通过微信墙随时与傅佩荣教授交流。此次活动由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中国孔子基金会,共青团山东省委主办,山东大学与山东卫视《新杏坛》栏目承办。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团委有关负责人,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凤凰网、济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大众网、齐鲁网等媒体参加活动。
著名学者、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做客山大,带来了一场名为《遇见最好的自己》的精彩演讲。
傅佩荣:“遇见最好的自己”中心观点
“孝”是天经地义
傅佩荣先生说,百善孝为先,孝是天经地义,“经”和“地”都代表永恒,孝顺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部分。孟子说“五十而慕”,就是到了50岁还爱慕父母。傅先生动情地谈到了自己的经历,“在我50岁上下时父母先后过世,我到现在六十几岁,还是经常思念、爱慕父母,只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不能重来。”在他看来,中国这种孝顺的文化是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但是每个人的情况又不一样,有的父母很健康,可以帮你带孩子,有的生病了需要你照顾,最重要的是真诚,但是绝不要勉强。
傅先生谈到,孔子一生思想的精华是“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小时候是被动的,老师教你孝顺父母,不孝顺就是不乖。你后面懂事了,很多人说养儿方知父母心,然而我们学习不是靠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累计造成一个结果,学习的意义在于会思考、会反省。
孔子的思想最珍贵的是“仁”
傅先生谈到,在《论语》中“仁”这个词出现了100多次,孔子强调的是“行仁的力量由内而发”,代表一个人要走上仁义的路线完全靠自己,行善完全在于自己,对长辈、对朋友表示尊敬、友爱是我们随时可以做到的。一个人行善避恶,除了社会规范和信仰宗教外,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不是善的,良知是对善的要求。说一个人有良知,并不代表他是好人,只代表他对善有要求。良知是一种力量,只有真诚的时候才会出现。
真诚带来最大的快乐
在傅先生看来,人活在世界上有各种快乐,身体上的快乐最容易吸引人,比如台湾的美食好吃、好看,这是最容易吸引人的,但也是最容易忘记的。人的快乐一定要提升到心智层次。同学们在学校念书发感觉现在非常快乐,这是求知的快乐、审美的快乐、行善的快乐,这些都属于心的层次。再往上就是灵性的层次,就是博爱,除了照顾自己之外,又照顾身边的人,后来照顾每一个人,只有反省自己,自己做到了真诚,才会发现更大的快乐,身体上、心智上,外在所有一切的快乐都比上内心坦坦荡荡的快乐。
傅佩荣先生精彩语录
“身体健康、心智正常,而不快乐怎么办?一定还有第三个层次,叫灵性修养是重要的。所谓的重要牵扯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意义,一个是目的。”
“遇见最好的自己,代表我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对自己今天的情况未必满意,但是你想将来有一天我会对自己说,我很满意我的情况。你的方向何在?你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奋斗呢?”
“良知本身不是善,是对善的要求,它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什么时候出现呢?你真诚的时候才会出现。”
“孔子一生思想的精华是什么?一句话“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小时候是被动的,老师教你孝顺父母,不孝顺就是不乖。你后面懂事了,很多人说养儿方知父母心,太晚了。我们学习不是靠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累计造成一个结果,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会思考、会反省。”
“孔子的思想是聚焦于自我觉醒上,通过自我的觉醒,由内而发,这才是价值基础,行善避恶才有真正的理由。换句话说,我行善避恶不是别人要求我,而是我现在出于良知,当下生命的落实,生命的坦荡、真诚带来最大的快乐。”
“人心很脆弱,经不起考验,你要好好地保护它,把内在属于人性最可贵的部分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