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出身木匠世家的新乡县农民陈嘉敏,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出于对教育家孔子的敬重,一心想凭着这门传世手艺雕刻一座心中的孔子像。在我市“厚善、崇文”等内容的城市精神影响下,他重操木匠工具,经过3个多月的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他多年的一桩心愿。他也希望尊师重教、厚道做人的好风气能在社会上继续发扬光大。
“我文化程度浅,内心对孔子十分崇拜,所以一直希望凭自己的木匠手艺亲手雕刻一座孔子像,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6月12日,在新乡县朗公庙镇小河村,陈嘉敏手扶着自己雕刻完成的2米多高的核桃原木孔子像,非常开心地对记者说。
据陈嘉敏介绍,该孔子像取材于150余年树龄的原生核桃木。2米多高的孔子雕像须发浓密,衣袂飘然。孔子双手持笏板于胸前,唇露笑意,面相庄严。

48岁的陈嘉敏出身木匠世家,祖辈都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木匠。光他爷爷在村里就有七八个徒弟。“我上小学时就已经会做小板凳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听到俺爷叹气‘咱这木匠手艺怕是要失传了呀’,我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劲,从那时起不上学了,开始跟着俺爷把木匠的手艺全学会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许多家具都成了机械制造的了,纯手工木匠活儿市场越来越小。陈嘉敏说,那时候都是给邻居帮忙,做个门窗家具,也不要钱。1984年陈嘉敏参军入伍,复员回到家乡后,他开始利用自己所学的木匠手艺创业,开木器厂、做沙发、干装修活儿。因为自己念书不多,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困的陈嘉敏,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人的敬重,让他对教育家孔子十分崇拜,一心想凭着自己的传世手艺雕刻一座孔子像。
今年2月份,他听一个朋友说,延津县有个村民家里有棵核桃树死了有些年头了,陈嘉敏赶紧过去看,结果令他有些“失望”,因为那棵树龄150年左右的核桃树被随意放置在街边,因风吹雨打已朽蚀不堪,但念及核桃木是雕刻的好材质,陈嘉敏还是找车将核桃树拉回了家。
“有了想法还不行,我不会画,就叫孩子从电脑上给我找出孔子像,天天端详他的模样和神态,直到心里有数了才开始雕刻。”陈嘉敏说,那3个多月,他睁眼是孔子,闭眼是孔子,自己使唤了多少年的一套木匠工具竟然还伤了手。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一尊2米多高、重达200多公斤的核桃原木孔子像终于雕刻完成了。看到自己亲手雕刻的孔子像,陈嘉敏不知道有多开心,他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
自从这尊孔子像雕刻完成的消息传出后,想来收购的收藏家络绎不绝,有一名马来西亚客商甚至出到了100万元,但都被陈嘉敏拒绝了。“孔子是中国的教育家、思想家,我觉得干这个事(雕刻孔子像)本身就很有意义,因为传承的是民间手艺(艺术),还有就是咱农民的一种精神。”陈嘉敏说,将来有机会捐赠给专门研究孔子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他的作品,也希望尊师重教、厚道做人的好风气能在社会上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