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8月6日上午,春秋讲坛2013年第七讲(总第三十三讲)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涂可国讲述儒家财富观。奥地利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古德胡恩•海迪曼(Gudtun Hardimann),维也纳大学劳动法系主任、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理事沃尔特•施拉梅尔(Walter Schrammel)教授,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中方院长王静,济宁市副市长张继民,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庄金兰、院长杨朝明、副院长张文科、纪委书记胡志平,曲阜师范大学和济宁学院师生代表、孔子研究院中青年学者、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国学爱好者近百人来到现场聆听。孔子研究院学术交流部部长刘续兵主持了本场讲座。
涂可国先生专注于儒学、社会哲学和文化理论的研究。在儒学研究方面,关注儒学与社会的关系,对儒家社会哲学有深入探讨。讲座中,他从人文主义财富观、道德主义财富观、惟义主义财富观、重情主义财富观、平均主义财富观、重农主义财富观等六个方面对儒家的财富观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财富观是人们对于财富的态度和观念及为获得财富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的思想,如何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财富观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人生大课题。儒家财富观强调对财富进行权衡,提出了富而有道、财自道生、有财有用、和气生财、富而后教、富而好礼、调均贫富、贾而儒行等观点,儒家的财富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思想层面如何理解、看待和运用财富的智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儒家财富观念的核心。
涂可国研究员演讲之后,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登上讲坛,向大家介绍了奥地利的相关情况。李夏德先生也成为登上春秋讲坛的第一位奥地利学者。
此次讲座是当日举行的中国文化读本《孔子这样说》首发式暨“品味奥地利”图片展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4月1日,2013年春秋讲坛正式启动,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志明先生讲述现代新儒学。之后举办的五场讲座皆围绕“多元文化比较”专题而展开:德国纽伦堡大学汉学系白马(Michael Schimmelpfennig)教授讲解“近年来西方研究《论语》的方法”,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讲述《老子道家的智慧》,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林存光教授探讨《儒家士人君子之学与儒教问题》,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暨所长林安梧先生主讲《儒道佛三教对于21世纪文明的可能贡献》,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颜炳罡讲述《儒家与基督教的冲突之由与化解之道》。本场讲座与第一讲首尾呼应,归结到儒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