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立强)“相约运河之都 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本周日(23日)将在济宁新开张的今日运河美术馆展出。
“相约运河之都 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由济宁市市中区区委宣传、市中区文联主办,市中区书法家协会、今日运河美术馆承办。展览以“相约运河之都”为主题,通过开展书与画的艺术交流,致力弘扬运河文化,打造“运河之都”文化名片,推动济宁文化名市建设。展览邀请了15位书画家,展出书画精品45件。15位书画家分别来自7个不同的城市,作品呈现出丰富性与多元化。15位参展书画家,其文化之脉,非运河沿岸,即大海之滨。这次展览,既是学与术的聚合,也是运河与海洋的文化交流,是书画艺术突破本土壁垒,走向开放的创新实践。更重要的是应邀参展的多数书画家都曾深造于陈振濂、范扬、何水法等名家工作室。而作为东道主的济宁,自古就是文化之邦,是书与画的嘉壤沃土,6位济宁著名书画家代表了济宁的实力与水准。
承办展览的今日运河美术馆,是济宁新开张的一家美术馆,位于越河岸畔的花鸟鱼虫市场附近。
这是一次艺术的邀约,这是一个学术的聚会。
邀约书画家相聚运河之都济宁,开宗明义,主体是书与画。1 5位书画家,4 5件作品,只是一个极其小型的展览,目的是以小展览求大境界也。
纵观艺术史,成功的艺术家大都在艺术的表达和思想的诠释上具备较好的综合能力,即所谓“学”与“术”兼备。艺术对于常人而言,是一种陶冶;对于艺术家而言,则是一种修养。书画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创新能力是决定书画家艺术价值的关键。这次展览是一次学与术的聚合。艺术通过实践产生,但需要人们去解读,而解读的过程也是靠近艺术的过程。“作品如其人,言之必有物”。这些中国传统经典话语依然可以解释今天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我们无法相信一个修养不高,甚至品行不端的人,他的艺术作品能打动谁;也无法相信一个高谈阔论者且毫无与实践相联系的所谓理论。艺术实践需要理论的提升,而理论更需要落地才能生根。确实,把学问做到家不容易,把技术做绝也很难。两者兼备且难上加难。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与“术”的相互关系,才需要提升我们的艺术能力。
这次展览也是一次河与海的交流。1 5位参展书画家,其文化之脉,非运河沿岸,即大海之滨。而作为东道主的济宁,自古就是文化之邦,是书与画的嘉壤沃土,参展的6位著名书画家,代表着济宁的水准与实力;其他9位书画家则来自6座不同的城市,呈现出丰富与多元。这次的聚合,是运河与海洋的文化交流,也是艺术走向开放的实践。更重要的是参展的多数书画家都曾深造于陈振濂、范扬、何水法等名家工作室。书画艺术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的创新型人才。如何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书画创作现状?如何突破固有的观念壁垒和发展障碍?或许,这一次的展览能够为书画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道。
对于每个人而言,进步总是伴随着不适应,而后再适应的过程。对于书画家而言,作品也许能告诉同行是什么,但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时间则更能证明书画家们对“学术”的价值体现。
相约运河之都,生发艺术之根,美好的明天一定值得我们期待。
段玉鹏:1949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文字训古与书法文化研究生班。现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书法考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印社副社长,山东省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旅居海南省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海口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济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华东篆刻海选评委、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第一、二届书法类评委。“山东省济宁市首届乔羽文艺奖”获突出贡献奖(2011)。
1972年生,祖籍南京江宁,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2011年就读于美术报陈振濂工作室名家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书协网络工作委员会委员,沛县书法协会副主席,沛县政协委员,徐州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书法网书艺公社总版主,中国书法家网总版主。
方栋楚,字半渔,号耕墨斋主,师从朱豹卿先生。西泠印社特约书画(篆刻)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第一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省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绍兴市政协墨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绍兴中山书画院院长。美术报陈振濂书法名家工作室成员。
原名建国,号梓月轩主,谷道人,云谷山人,生于古运河畔,浙江省桐乡人氏,职业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报》何水法名家工作室画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硕士学位高级职称
李耀中:字逸之,号慕兰居士,别署思敬堂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盐城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盐城市青年书法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建湖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建湖县青少年书法美术协会主席。2011年8月就读于美术报陈振濂工作室名家班。
黄风东:字风之,号观风楼主,江苏丰县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道协会理事,中国人民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杨彦先生入室弟子。2007年入中国国家画院邢少臣花鸟画工作室;2011年入美术报名家班(何水法工作室)。入编《时代收藏·黄风东卷》,举办个人画展并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黄风东花鸟画集》。
谢长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印社副秘书长,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谢长伟书法篆刻集》、《中国篆刻百家.谢长伟卷》。被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济 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等。
相力:中国新文人画家。山东曲阜人,1961年出生。1980年毕业于济宁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任济宁市李白纪念馆馆长,中国李白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7年出生于温州,现居杭州。曾读於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班,浙江大学艺术学院第二届学院派书法,2009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大中教授书法工作室,2011年入美术报陈振濂工作室名家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林溪书画院院长。入编浙江书法百家名录,浙江青年书法二十家,获2011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年度奖”。
李新雁:字笑天,号观阳堂主、耘彩斋主人,副教授。中国当代新文人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宋本全:字性善,号半山庐主人,大痴,凌苍阁主,山东青岛市人。师承著名国画家梁天柱先生,研究金石书画。性真率,远名利,喜平淡,室有蔺石为伴,信笔涂鸦辄成图趣,偶得一纸半祯聊以自乐。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在观看其画作时赞其笔墨华滋有大山水气象今之画坛之俊杰,并收藏其作品。
1963年出生于青岛。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北苑书画院院长,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名家工作室书法家。
匡乃智:又名匡乃质。1963年生,山东省青岛市人。毕业于山东省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研究生、画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报范扬名家工作室画家,美术报驻青岛新闻联络站站长。
马国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市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名家工作室书法家。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邀约书画家相聚运河之都济宁,开宗明义,主体是书与画。1 5位书画家,4 5件作品,只是一个极其小型的展览,目的是以小展览求大境界也。
纵观艺术史,成功的艺术家大都在艺术的表达和思想的诠释上具备较好的综合能力,即所谓“学”与“术”兼备。艺术对于常人而言,是一种陶冶;对于艺术家而言,则是一种修养。书画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创新能力是决定书画家艺术价值的关键。这次展览是一次学与术的聚合。艺术通过实践产生,但需要人们去解读,而解读的过程也是靠近艺术的过程。“作品如其人,言之必有物”。这些中国传统经典话语依然可以解释今天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我们无法相信一个修养不高,甚至品行不端的人,他的艺术作品能打动谁;也无法相信一个高谈阔论者且毫无与实践相联系的所谓理论。艺术实践需要理论的提升,而理论更需要落地才能生根。确实,把学问做到家不容易,把技术做绝也很难。两者兼备且难上加难。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与“术”的相互关系,才需要提升我们的艺术能力。
这次展览也是一次河与海的交流。1 5位参展书画家,其文化之脉,非运河沿岸,即大海之滨。而作为东道主的济宁,自古就是文化之邦,是书与画的嘉壤沃土,参展的6位著名书画家,代表着济宁的水准与实力;其他9位书画家则来自6座不同的城市,呈现出丰富与多元。这次的聚合,是运河与海洋的文化交流,也是艺术走向开放的实践。更重要的是参展的多数书画家都曾深造于陈振濂、范扬、何水法等名家工作室。书画艺术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的创新型人才。如何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书画创作现状?如何突破固有的观念壁垒和发展障碍?或许,这一次的展览能够为书画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道。
对于每个人而言,进步总是伴随着不适应,而后再适应的过程。对于书画家而言,作品也许能告诉同行是什么,但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时间则更能证明书画家们对“学术”的价值体现。
相约运河之都,生发艺术之根,美好的明天一定值得我们期待。
段玉鹏:1949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文字训古与书法文化研究生班。现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书法考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印社副社长,山东省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旅居海南省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海口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济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华东篆刻海选评委、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第一、二届书法类评委。“山东省济宁市首届乔羽文艺奖”获突出贡献奖(2011)。
1972年生,祖籍南京江宁,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2011年就读于美术报陈振濂工作室名家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书协网络工作委员会委员,沛县书法协会副主席,沛县政协委员,徐州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书法网书艺公社总版主,中国书法家网总版主。
方栋楚,字半渔,号耕墨斋主,师从朱豹卿先生。西泠印社特约书画(篆刻)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第一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省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绍兴市政协墨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绍兴中山书画院院长。美术报陈振濂书法名家工作室成员。
原名建国,号梓月轩主,谷道人,云谷山人,生于古运河畔,浙江省桐乡人氏,职业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报》何水法名家工作室画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硕士学位高级职称
李耀中:字逸之,号慕兰居士,别署思敬堂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盐城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盐城市青年书法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建湖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建湖县青少年书法美术协会主席。2011年8月就读于美术报陈振濂工作室名家班。
黄风东:字风之,号观风楼主,江苏丰县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道协会理事,中国人民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杨彦先生入室弟子。2007年入中国国家画院邢少臣花鸟画工作室;2011年入美术报名家班(何水法工作室)。入编《时代收藏·黄风东卷》,举办个人画展并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黄风东花鸟画集》。
谢长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印社副秘书长,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谢长伟书法篆刻集》、《中国篆刻百家.谢长伟卷》。被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济 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等。
相力:中国新文人画家。山东曲阜人,1961年出生。1980年毕业于济宁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任济宁市李白纪念馆馆长,中国李白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7年出生于温州,现居杭州。曾读於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班,浙江大学艺术学院第二届学院派书法,2009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大中教授书法工作室,2011年入美术报陈振濂工作室名家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林溪书画院院长。入编浙江书法百家名录,浙江青年书法二十家,获2011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年度奖”。
李新雁:字笑天,号观阳堂主、耘彩斋主人,副教授。中国当代新文人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宋本全:字性善,号半山庐主人,大痴,凌苍阁主,山东青岛市人。师承著名国画家梁天柱先生,研究金石书画。性真率,远名利,喜平淡,室有蔺石为伴,信笔涂鸦辄成图趣,偶得一纸半祯聊以自乐。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在观看其画作时赞其笔墨华滋有大山水气象今之画坛之俊杰,并收藏其作品。
1963年出生于青岛。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北苑书画院院长,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名家工作室书法家。
匡乃智:又名匡乃质。1963年生,山东省青岛市人。毕业于山东省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研究生、画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报范扬名家工作室画家,美术报驻青岛新闻联络站站长。
马国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市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名家工作室书法家。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