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5月25日,孟子公开课第五讲、第六讲在孟子故里山东济宁邹城市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景林,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钧林分别讲授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民本思想》。邹城市领导张彦生、王永玲与全体公开课学员和部分新闻媒体记者共同聆听了公开课。
在当天的授课中,李景林教授分别从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人性论基础、道义原则和天人关系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阐释。他对孟子仁政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来源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这一思想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合理继承和创新发展,它和“民贵君轻”、“人性本善”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孟子思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李教授着重强调了孟子仁政思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中国政治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巨大价值。
王钧林教授主要就民本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孟子对民本思想的新发展新贡献、孟子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行了详细讲解和阐述,王教授着重指出,孟子对民本思想的新发展、新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孟子的“民贵”说;二是肯定了人民革命的正当性;三是选贤举能,必须听从国人的意见;四是仁政爱民,制民恒产。王教授认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儒家民本思想的“源头活水”,包括孟子民本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现代民主思想在中国的本土根源。
据了解,李景林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等,是国内儒学、道家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
王钧林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际儒联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儒学与中国历史文化,代表作有《门外说儒》、《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山东通史》先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