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孔子学院葡方院长孙琳认为,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一样,名称并不能代表实质,歌德学院不是为传播歌德开的 ,孔子学院也不仅仅传播孔子,传播中华文化不能缺“孙子” 。
欧洲学者称,孙子和孔子一样有永恒的智慧,这种智慧属于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垄断。《孙子兵法》因其实用性受欢迎。在欧洲的大书店里,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常年供应,可见西方年轻人更想了解东方人的智慧。孔子学院传播孙子文化吻合孔子“文武兼备”的教学思想。
记者在里斯本孔子学院看到,孔子像与《孙子兵法》竹签并列放在一起,让人领略中国古代文武两位圣人的风采。葡方院长费茂实博士对记者说,这体现了中国儒家学说与兵家思想在孔子学院等量齐观,孔子学院不仅仅传播孔子,应传播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而孙子是“世界兵学鼻祖”,全世界都崇拜他,孔子学院应该有他的地位。
武圣孙子和文圣孔子同出山东名扬天下
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法方院长白思杰是被协会的理事会招聘的,还要通过面试,他很幸运被选中了。在谈到被选中的主要原因时,白思杰看到《经济学人》杂志里,有一篇名为《中国在海外:孙子和软实力的艺术》的文章,论述中国经济实力之外的“软实力”。读完文章发现,孙子才是韬光养晦,在海外低调传播中国形象的代表人物。因此,他对孔子学院传播《孙子兵法》有着特别的情结。
近年来,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掀起一股“中国古典文学热”,当地书店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学书籍销量异常“火爆”。书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与卡捷琳堡孔子学院大有关系。该学院教学秘书安德烈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喜欢研读俄文版《孙子兵法》。
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常世儒表示,孔子学院不能单纯教汉语,这既没广度也没深度。要打好中华传统文化牌,走文化高端,推动汉学研究,系统研究传播孔子、老子、孙子、庄子等中国古典精华,把孔子学院办成以汉学家为主体的学术性机构,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
马德里孔子学院公派教师郝丽娜向记者介绍说,《孙子兵法》在西班牙影响很大,西班牙版本多次再版,她听到不少西班牙人经常谈论孙子。一些大学讲跨文化管理,都离不开《孙子兵法》。在他们学院,大部分学员学习汉语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迷恋,学员们相信,在孔子学院能更好地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许多学员都读过《孙子兵法》。
慕尼黑孔子学院德方院长高芳芳向记者介绍说,德国人对包括儒家学说和兵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喜爱,对中国功夫非常崇拜,对孙子的智慧谋略从不了解到信奉,受到学术界和企业家的欢迎。德国众多跨国公司总部设在慕尼黑,很需要了解中国的智慧谋略。该院打算从2013年起,“文化沙龙”开设《孙子兵法》课程,邀请中国和德国的孙子研究学者授课。
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兰亮博士坦言,现在对孔子学院的定位更加清晰了,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孔子学院用了孔子的名子,实际上代表了诸子百家,代表了中华文化。孔子学院要向前走一步,就是要把儒家学说、兵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层次提升一步。
有学者认为,孔子学院全球遍地开花,《孙子兵法》在世界广泛应用,不但能用以指挥战争,而且能用来管理公司、推广市场、面对竞争,恐是老外想从孔子学院探索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中华文化上,《孙子兵法》应随孔子学院在全球并蒂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