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500年前,圣人孔夫子在鲁国的杏林下授徒3000。时间跨越数千年,国学并未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殆尽,反而在近几年持续升温,中国各地都有了童学馆,许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拜孔子习礼仪,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长春市的一家童学馆里,几乎平均年龄只有5岁半的孩子, 像模像样地穿上了汉服,立刻“变身”成为了文质彬彬的古人。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收起了儿童特有的顽皮,认认真真地冲泡起了乌龙茶,将平日简单的课堂增添了一笔浓厚的古香古色的意境。
体会过茶道后,孩子们做起了精气神十足的馆操, 并大声背诵了《弟子规》。据了解,这套馆操是这家童学馆自创的,意在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而教习孩子背诵《弟子规》,旨在培养儿童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长春童学馆馆长程梓洋表示,通过《弟子规》里面孝的理念,孩子在德行方面,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都能得到一个规范。
【解说】5月5日,在长春市一家“童学馆”里,几名平均年龄只有5岁半的孩子,身着汉服,有模有样地学习着茶道。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长春市有许多家长将孩子送进类似机构,让孩子拜孔子,诵国韵,习礼仪,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解说】记者在这家“童学馆”里看到,当天是3岁至6岁段课程,7名平均年龄只有5岁半的孩子们,像模像样地穿上了汉服,马上就“变身”成为了文质彬彬的古人。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收起了儿童特有的顽皮,认认真真地冲泡起了乌龙茶,将平日简单的课堂增添了一笔浓厚的古香古色的意境。
【解说】在体会茶道带来的静定和诚敬后,孩子们在另一间教室,做起了精气神十足的馆操,并大声背诵了《弟子规》。据了解,这套馆操是这家童学馆自创的,旨在用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而教习孩子背诵《弟子规》,旨在培养儿童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解说】据这家“童学馆”馆长程梓洋介绍说,学馆自去年8月开业至今,共有40余名儿童在这里学习国学。童学馆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教授孩子国学,传承传统文化。在培养儿童“德艺双馨”时,特别关注了儿童的品性问题。
【同期】(长春童学馆馆长 程梓洋)通过《弟子规》里面孝的理念,孩子在德行方面,孩子在为人处世方面,都能得到一个规范。
【解说】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认为,应该让儿童从小学习国学,知书达理。
【同期】(长春市民 李凯)应该让孩子接受传统教育,让他知书达理,包括孝顺。我觉得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精髓,作为中国的孩子,我觉得应该接受这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