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孔子生平和思想的百集动漫,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之中,并已确定在本月底举行的2008山东文博会上作样片首映。
制作方透露,要把动漫《孔子》做成精品,推向国际市场。目前,已有众多企业看好它的市场前景,纷纷提出合作意愿。而对于它在海外的发行前景,制作方也信心十足地表示,应该不会低于《 福娃》卖到欧洲每集 3500欧元的价格,有望在短期内收回 5000万元的制作成本。而动漫《孔子》的赢利点,并不仅仅局限于版权收益,它所打造的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动漫明星——貔貅,很可能会成为这部动漫的最大赢利点,从而有望使中国动漫的赢利模式与国际接轨。
由此不难看出,穿越 2500多年的时光,依然给人留下深深烙印的孔子,已经成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响亮的品牌。而这,正是山东着力从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中“提炼”优势品牌,通过市场化运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围绕打响“孔子”这个山东文化最有价值的品牌,从 1984年开始,我省在孔子故里曲阜连续成功举办了 24 届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了国际“孔子教育奖”,开展了全球联合祭孔活动,进一步使孔子走向世界。从 2007年起,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由山东省政府、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使孔子文化节真正成为国际性的文化盛典和经科贸合作盛会,步入“中国节庆产业十大影响力节庆”之列。
济宁市近水楼台先得月,依托孔子文化节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会展经济。据济宁市政府提供的数据,最近5 年,济宁市通过大型节庆活动吸引客商 20万人次,吸引项目 1000余个,吸引资金 300多亿元。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汉语热”。省委提出了“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努力使齐鲁文化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有更大作为”的要求。据此,我省借助中国孔子基金会这一平台,积极推动孔子文化走向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大力发展孔子文化产业,重点研发大型孔子文化剧目、孔子文化动漫、孔子文化影视、孔子文化旅游、孔子文化艺术品等孔子文化系列产品,打响孔子文化品牌。通过开发孔子文化产品,既传播了孔子文化,又培育了文化产业链,形成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 杨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