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又叫元宵节,还叫灯节。关于这个节的起源还有不少种说法。
关于上元节的说法。人们对“文景之治”不陌生,“文景之治”中的“文”是指汉文帝刘恒。汉惠帝刘盈死后,汉家大权落到了吕后手里。一些效忠于汉室的文武大臣心急如焚,但敢怒而不敢言。等到吕后一死,周勃和陈平等一些老臣审时度势,顺应民心,趁机剿灭诸吕,拥刘恒为主,巩固了汉家的皇权统治。刘恒登上皇帝宝座以后,不忘感恩戴德,博采群臣建议,施行仁政,救灾济民,精心治国,很快使汉朝又恢复了强盛。由于剿灭诸吕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以后汉文帝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晚上,微服出宫,与百姓同乐,以示纪念。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相庆,户户同乐,所以这一天就叫上元节。
关于元宵节的说法。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有一年冬天,大雪一连下了好几天,元宵思念家乡心切,就在御花园里哭哭啼啼,想自杀了结生命,却被来御花园替皇帝摘梅花的东方朔发现了。东方朔善良幽默,是汉武帝的宠臣,他决定想办法让这个宫女跟家人团聚。第二天,东方朔在长安街设摊给人算命。他给人算的命又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那些人就一脸的惊慌和恐惧,趁此机会他说出了消灾解难的办法,“正月十六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女神来到人间明察暗访,了解民间百姓疾苦,她就是奉天帝旨意来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以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找东方朔算命的人拿到红帖子果真来找汉武帝想办法。汉武帝打开红帖子一看,上面的字是:“长安在劫,火烧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也是一脸的惊慌和恐惧,可是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就转脸问在身旁的东方朔。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以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爷焚香上供,传令京城家家户户做汤圆,张灯结彩进城一起敬奉火神君,这样就可以消灾解难了。”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京城长安张灯结彩,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进城看热闹了。当元宵的父母看到写有“元宵”的灯笼时,元宵就和父母团聚了。这样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安然无恙,汉武帝非常高兴,就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因为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这一天就叫元宵节。
关于灯节的说法。“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起义军首领黄巢的诗。唐代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连续三天攻打濮州都没能把濮州攻下来。有些起义军打了退堂鼓,无心恋战。黄巢就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堂官进濮州城卖汤圆。谁知他进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官兵到处抓捕他。后来多亏一个老汉把黄巢藏在自家的醋缸里,黄巢才躲过官兵的抓捕。待官兵走了,黄巢从醋缸里出来,老汉说:“我家上有老下有小,能帮你的只有这样了。”就催黄巢赶紧逃走,可是城内城外到处都是官兵把守,黄巢就是插翅也难逃。就在黄巢一筹莫展的时候,老汉对黄巢说:“城里天齐庙城墙南,有一个豁口,那儿很少人去过。”黄巢对那位老汉的救命义举感恩不尽,临逃出城之前,对老汉说:“我们的军队很快就要打进城里,你一定要用红纸扎成灯笼在自家门前挂起来,到时我们看见了就知道你是我的大恩人。”
黄巢逃出濮州城以后,这个老汉知道黄巢起义军早晚要打进濮州城里,就把扎红灯笼的消息悄悄告诉了乡亲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红灯笼在百姓家门前挂了起来。后来,黄巢的起义军打进濮州城,果真没有伤害挂红灯笼的人家。由于黄巢起义军进城那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红灯笼的习俗就一直沿袭下来,这就是传说的灯节。
关于上元节的说法。人们对“文景之治”不陌生,“文景之治”中的“文”是指汉文帝刘恒。汉惠帝刘盈死后,汉家大权落到了吕后手里。一些效忠于汉室的文武大臣心急如焚,但敢怒而不敢言。等到吕后一死,周勃和陈平等一些老臣审时度势,顺应民心,趁机剿灭诸吕,拥刘恒为主,巩固了汉家的皇权统治。刘恒登上皇帝宝座以后,不忘感恩戴德,博采群臣建议,施行仁政,救灾济民,精心治国,很快使汉朝又恢复了强盛。由于剿灭诸吕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以后汉文帝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晚上,微服出宫,与百姓同乐,以示纪念。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相庆,户户同乐,所以这一天就叫上元节。
关于元宵节的说法。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有一年冬天,大雪一连下了好几天,元宵思念家乡心切,就在御花园里哭哭啼啼,想自杀了结生命,却被来御花园替皇帝摘梅花的东方朔发现了。东方朔善良幽默,是汉武帝的宠臣,他决定想办法让这个宫女跟家人团聚。第二天,东方朔在长安街设摊给人算命。他给人算的命又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那些人就一脸的惊慌和恐惧,趁此机会他说出了消灾解难的办法,“正月十六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女神来到人间明察暗访,了解民间百姓疾苦,她就是奉天帝旨意来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以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找东方朔算命的人拿到红帖子果真来找汉武帝想办法。汉武帝打开红帖子一看,上面的字是:“长安在劫,火烧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也是一脸的惊慌和恐惧,可是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就转脸问在身旁的东方朔。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以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爷焚香上供,传令京城家家户户做汤圆,张灯结彩进城一起敬奉火神君,这样就可以消灾解难了。”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京城长安张灯结彩,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进城看热闹了。当元宵的父母看到写有“元宵”的灯笼时,元宵就和父母团聚了。这样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安然无恙,汉武帝非常高兴,就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因为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这一天就叫元宵节。
关于灯节的说法。“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起义军首领黄巢的诗。唐代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连续三天攻打濮州都没能把濮州攻下来。有些起义军打了退堂鼓,无心恋战。黄巢就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堂官进濮州城卖汤圆。谁知他进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官兵到处抓捕他。后来多亏一个老汉把黄巢藏在自家的醋缸里,黄巢才躲过官兵的抓捕。待官兵走了,黄巢从醋缸里出来,老汉说:“我家上有老下有小,能帮你的只有这样了。”就催黄巢赶紧逃走,可是城内城外到处都是官兵把守,黄巢就是插翅也难逃。就在黄巢一筹莫展的时候,老汉对黄巢说:“城里天齐庙城墙南,有一个豁口,那儿很少人去过。”黄巢对那位老汉的救命义举感恩不尽,临逃出城之前,对老汉说:“我们的军队很快就要打进城里,你一定要用红纸扎成灯笼在自家门前挂起来,到时我们看见了就知道你是我的大恩人。”
黄巢逃出濮州城以后,这个老汉知道黄巢起义军早晚要打进濮州城里,就把扎红灯笼的消息悄悄告诉了乡亲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红灯笼在百姓家门前挂了起来。后来,黄巢的起义军打进濮州城,果真没有伤害挂红灯笼的人家。由于黄巢起义军进城那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红灯笼的习俗就一直沿袭下来,这就是传说的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