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新苏黎世报》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在非洲国家开设的孔子学院,该报刊登文章写道,“中国希望通过孔子学院,用‘软实力’元素作为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的补充。”“软实力”,这个由美国政治学者奈尔(Joseph?Nye)提出的概念,一直被用来形容一国在国外的形象和非物质力量。且不论该报对于中国在非洲打造“软实力”的观点评述是否正确,毋庸置疑的是,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非文化交流项目目前已经成为描述中非关系的新关键词。
非洲是孔子学院发展最迅速地区
2005年,中国在非洲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了八项旨在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强中非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孔子学院就是中非教育合作的具体项目。
短短数年间,非洲26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设立了31所孔子学院和5所独立孔子课堂,吸引了数千名非洲学生在这里学习中文,以及中国文化、历史和书法。
2012年9月11日,非洲地区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开幕。来自非洲3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以及中国合作院校的120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在会议开幕式上表示,非洲是全世界孔子学院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地区。
许琳在总结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特点时指出,非洲孔子学院办学规模迅速在扩大;学历教育的比重在不断提高,现在有17所孔子学院已经被所在大学纳入了学历教育体系,学分获得承认;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得到加强,现在每所孔子学院大概配备了8名师资。”
作为文化教学机构,孔子学院无疑为非洲各国培训了大量的人才。据2012年发布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No.14(2011~2012)》显示,孔子学院向非洲提供的孔子学院奖学金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国家汉办共向非洲提供奖学金名额近600人次,招生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对非洲本土汉语师资培养力度正逐渐扩大。2010-2011年,国家汉办共邀请30名非洲国家本土汉语教师来华培训,并向非洲提供来华研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奖学金名额120人次。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分析师马修·麦克唐纳德认为孔子学院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非贸易的发展。他认为随着中国和非洲高等院校合作的增多,中文教学对于双边简单的业务往来来说是个好消息。“中国和南非以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任意成员国之间的教育、技能培训都将促进贸易发展。”他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发表了上述看法。
中非文化交流需求大
虽然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非洲各国日益增长的文化交流需求。中国驻南非大使田学军在孔子学院联席大会上介绍道:“南非拥有3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是非洲开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这远远不够。很多南非朋友告诉我,他们盼望南非建立更多的孔子学院,满足他们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孔子学院成了非洲人认识中国的窗口,是增进中非友谊和合作的桥梁。”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目前还未开办孔子学院。对此,南苏丹驻华使馆参赞昆巴·蒙代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在南苏丹开设孔子学院的迫切愿望。“让南苏丹人民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南苏丹文化,这种文化交流非常重要。现在,很多非洲国家都设立了孔子学院,如果南苏丹也能设立一家孔子学院,向南苏丹人们教授语言、文化,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他说道。
同蒙代一样,塞舌尔驻华大使菲利普·勒加尔在接受采访时同样着重强调了双边的文化交流。他向记者介绍说,“我认为中国文化令人赞叹。我们国家也有华人社区,我们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我个人认为在塞舌尔建立一个中国文化中心的时机已经成熟了。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有法国文化中心以及一些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心,现在是时候建立中国文化中心了。它将是一个文化的窗口,可以举办展览,展示商品和教授中国话。”
中国经验更适合非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数量最多的大陆。非洲和中国在发展基础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很多中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来说,中国在短短几十年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个奇迹,从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很多经验,而像孔子学院这种文化交流机构,是学习中国思维、经验的一个重要窗口。
设在内罗毕的美国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穆内内·马查里亚认为,中国发展模式与西方迥异,它更适合非洲。“中国的发展强调政治和谐的巨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体系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内部环境。”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之孙、国会议员扎维里维里勒·曼德拉曾经说过,非洲面临诸多挑战,孔子学院正在帮助非洲应对这些挑战。曼德拉说,中国过去坚定不移地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现在又在真心地帮助南非和其他非洲国家进行建设,南非人民为有中国这样的好朋友而感到骄傲。
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利方院长阿里发认为,汉语不仅是非洲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窗口,也成为非洲人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非洲的汉语热已势不可挡。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肯方院长姆贝奇则表示,非洲国家开设孔子学院最重要的动力是,希望通过孔子学院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向中国学习是非洲的出路,孔子学院对非洲发展有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