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尼迪尔 通讯员简中东报道:12月3日,全国首次大规模探究《三字经》文化的“《三字经》文化学术研讨会”将在陈村举行。届时,7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将聚首顺德,对《三字经》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进行面对面探讨。
40多篇论文不同角度研究《三字经》
今年年中,顺德民间学者李健明经过10年考证研究后,发表论文称《三字经》作者为顺德陈村人区适子,这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三字经》的关注。为进一步探究这个中国启蒙经典,挖掘并吸收其中的文化、道德、教育精华,省社科联与区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推进《三字经》文化研究,并在《光明日报》刊登了征集《三字经》文化研究论文的启事,引来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几个月来,我们共收到国内外论文40多篇,内容包括《三字经》的作者、版本、当代意义、文化内涵等方面。”区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有关部门已选出其中的30多篇论文,将在下个月的研讨会上进行交流讨论。
研讨会规模之大全国首次
此次研讨会将在区适子故乡陈村举行。届时,来自日本、香港、宁波、广州等国内外70多名专家学者,将以《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和当代文化意义作为议题,进行交流探讨。据悉,此次研讨会将是全国首次大规模、大范围探讨《三字经》文化的活动。
“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怎样研究、挖掘和利用《三字经》这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因素,服务于当今文化建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涌说,举办此次研讨会不但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文化的认识,也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挖掘利用。
将在全区学校推广《三字经》
据了解,今年6月,《三字经》启蒙教育基地在陈村潭村小学挂牌。“人之初、性本善”作为课本内容正式出现在该学校的课堂上。陈村镇有关负责人说,在区适子的故乡建立这样一个启蒙教育基地,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让当代孩子从小学习《三字经》的道德文化精髓。
下一步,陈村计划以潭村小学为试点向镇内18所中小学辐射和推广,通过《三字经》让学生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同时得到情操培养,明理修身。区文化部门也表示,今后将考虑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全区学校中推广《三字经》这一传统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