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出生的杨朝明是历史学博士,现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研究员。日前,记者专访了他。
长江商报:如何看待农民学儒?
杨朝明:“儒”,濡也,孺也。儒学是社会人心的教化之学,修身之学,每个人都需要修习儒经;但是,儒学更是社会管理学说,社会的知识阶层、管理阶层学习儒学更为重要。农民学儒是好事,但实际意义不大,应当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关注知识阶层,因为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导力量。
长江商报:在生活中推行孔子纪年的意义在哪里?
杨朝明:孔子纪年问题历史上就很重视,关涉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问题,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参考纪年,将其与所谓“公历”并行,这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很有好处。一个开放的民族,应当用公元纪年,但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应当有自己的文化立足点,孔子纪年正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立足点的纪年方式 。
长江商报:向农民推行孔子纪年可行吗?
杨朝明:我认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应当在于知识分子,现在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态因过度依附城市而不断失调与退化。因此,如同儒学复兴一样,推行孔子纪年的重点应该在于广大青少年和知识分子,通过使用孔子纪年,培养热爱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长江商报:在商业社会和传统价值缺失的背景下,民间书院能走多远,出路在哪儿?
杨朝明:古代的书院与官学平行交叉,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模式,它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它不以科举仕进为目的,是一种素质教育。
类似云深书院这样的新书院,主办人对民族文化的关切,他们的儒家文化情怀,都令人钦敬!但古代的书院存在已有千年,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今商业社会和传统价值缺失的背景下,民间书院的举办一定会面临许多困境。
我认为,现代的民间书院与传统的“私学”不同,应当立足于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优化文化生态的“道场”。由于缺少社会应有的关注,办书院不可避免会遇到资金、师资等困难。因此处理好与“体制内教育制度”的关系,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广开渠道,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链接——世界各地现行的纪年方式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部分宗教国家还有伊斯兰教纪年、佛教纪年、犹太教纪年等。
公元纪年法是以从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我国使用的纪年法主要有公元纪年法(公历)和干支纪年法(农历)两种。
伊斯兰国家大多采用伊斯兰历法,即回历。以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的日子(公元622年7月16日)为纪年首日,回历元年1月1日相当于公元622年7月16日。
佛教国家除使用公元纪年外,还使用佛教历,即以释迦牟尼涅槃的公元前544年开始计算,今年是佛历2550年。
在日本,由于保留君主制,仍然采用传统的君王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使用的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