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孔孟故乡,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积淀深厚。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的奋斗目标,也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依托优秀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山东文化大省品牌,已成为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目前,山东省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有两大举措,一个是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另一个是举办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值两会召开之际,记者在京巧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文化厅厅长杜昌文。
在谈到如何打造山东文化大省品牌的话题时,杜厅长表示,齐鲁文化不仅仅是山东省的,也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厚重,文化灿烂,山东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一直高度重视。”他认为,只有将传统文化挖掘好、传递好、利用好,才能打造出齐鲁文化名牌,才能真正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孔孟故里要建中华文化标志城
2000年,“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发起倡议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组委会经过反复调研、考察,提出一个宏伟的设想——依托孔孟故里的文化资源,将相距20多公里的孔孟故里连成一个整体,形成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华文化标志城。
6年来,先后有50多位省部级以上的领导,1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学者、专家,以及许多海外学者专家,就中华文化标志城筹建事宜献计献策,表示了积极的支持。2004年3月,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对这项建议做出重要批示,标志着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筹建工作从调研与建议阶段转入了具体论证和实施阶段。
据悉,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源于江泽民同志关于“文化纽带”的重要思想。在对台关系八项主张中,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在21世纪初期,作为致力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来说,建设这样一座文化标志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实际上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一次全面梳理的过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和再升华的过程,它必将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的历史阶段的一次文化复兴。
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在政治上,可通过开掘和展示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文化精华,感召、吸引和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从而增强中华各族儿女的文化认同感、精神归属感,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文化标志城建成后,可以长久地发挥文化凝聚力的作用;在经济上,这项工程将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而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为什么要选在济宁呢?
记者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纽带性质和作用,首先表现在中华民族认同共有的文化标志,通过系统树立和推广有深层文化内涵的文化标志物,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最初,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运作,但在论证过程中,消息还是迅速传遍海内外,凡了解到这个项目的台湾及海外同胞,均高度认同“文化纽带”的思想,并支持在孔孟故里的山东济宁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工程。
中华文化标志城是华夏儿女众望所归的“灵魂之城”,如何将这项宏伟工程建设好,无疑是个复杂而重大的课题。这同时也是哲学层面的问题,需要从中华文化的本源进行论证,标志城要能够震撼民族的心灵,激发民族的精神。
目前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工作处在科学论证阶段,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建什么”,二是“怎么建”。完成这项工程的科学论证和规划设计,需要面向全球华夏儿女广泛征集创意。这种创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思想层面的创意,即如何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二是艺术层面的创意,即如何艺术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虔诚之心打造文化大省品牌
今年6月16日至18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将在济南举行,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中。这无疑又是山东打造文化大省品牌的重要举措。
山东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曲阜“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7处,省级优秀历史建筑345处。山东省举办这次文化产业博览会,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据了解,这次文化产业博览会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单位经招投标产生,最终由大众报业集团具体组织实施。文博会涵盖传媒、广播影视、演出舞美、文物与民间艺术、书法美术、动漫与信息技术、旅游休闲等文化产业项目。文博会期间将举办产业论坛、项目洽谈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展演展示活动。本届文博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辐射日韩,联动东南亚、欧美及其他国家,届时将邀请近千家中外文化企业参展。
在本届博览会上,创意产业将成为重要板块。记者了解到,省文博会启动之后,山东省将创意产业定为“主攻方向”,在创新能力方面已有所突破,力争实现从“山东制造”到“山东创造”的跃升。
山东今后的发展,发挥好文化大省的深厚历史资源是个有效的突破口。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物的管理和建设中,会出现许多靠科技或理性思维解决不了或不能充分解决的难题,而传统文化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认识问题的突破口,从古人创造的伟大文明中吸取养分,能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参照。
在接受采访时,杜厅长多次说到“虔诚”二字。他表示:“我们要做的事很多,不仅仅要完成各种具体的任务,更要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要把齐鲁文化的内涵传承好,发扬好,并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砝码。”
“在我心中,文化是神圣的,如高山仰止般令人敬慕。对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我一直心怀敬重,我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并能直接为大家服务而感到自豪。”杜厅长对齐鲁文化的虔诚之心与敬畏之情令记者深受感染,预祝山东省在打造文化大省品牌方面做出更加骄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