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为山东独有,在世界上知名度也很高,如只评选一件‘镇馆之宝’,它也当之无愧!”“郑板桥的《双松图》,水平高、题跋长、品相好,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其代表性作品,郑板桥影响很大,又与山东渊源深厚,他的作品自然应该是‘镇馆之宝’!”21日上午,“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专家评审组的十位文博专家各抒己见。
此次“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山东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中选出了50件候选文物,再由专家评审组从中推选30件。对这些文物,专家们如数家珍。专家蒋英炬力推龙山黑陶蛋壳杯,省博物馆馆长鲁文生力推郑板桥书画。另一位专家、山东博物馆保管部原主任白云哲则提出,“镇馆之宝”应该有宋簋的一席之地。“宋簋时代明确,流传有序,铭文非常多,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铜器。其他两件同时期的宋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一件,我认为应该把它列入‘镇馆之宝’的候选名单。”
由少平、崔明泉、刘承诰、宋玮、王之厚等专家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十大镇馆之宝,陶器也不能缺席,大汶口文化的白陶比较发达,那个时期的器物形状非常精致独到,白陶不同于其他陶器,它和后来瓷器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青铜器中,鲁荒王墓出土的桌子可以纳入候选名单,它是实用器具,造型讲究,很有历史研究意义。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的著作中特别点评了这件桌子。”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可以入选,很少有人知道,孔子的形象最早是刻在画像石上的。”
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说,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每一件都是国家的宝贝,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镇馆之宝”评选是博物馆融入社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让更多的人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也让外界了解山东,因此在评选中不仅要考虑文物价值、考古价值、历史研究价值,还要综合考虑它与同类文物相比其观赏性如何,评出后是否适合做成文物衍生品推向大众等多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