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十一五”期间,济宁市泗水县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破冰攻坚,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地方生产总值达78.87亿元,比2005年增长59.1%,年均递增12.3%;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1.7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达到4791元、39.50亿元。
“工贸重县”建设进程明显加快。该县集中优质资源推介招商,集中优势力量主抓招商,汇源集团投资3亿元的圣水峪矿泉水、安徽海螺集团投资16亿元的海螺水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美元的冻干食品项目等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相继落户泗水,圣斯服饰、龙昕电工、中天薄膜等一大批投资大、附加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先后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利税、利润分别为110.23亿元、13.17亿元、9.62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6倍、2.94倍、3.39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1家,比2005年底增加146家。
“中国泉乡·生态泗水”品牌逐步打响。泗水着力打造“中国泉乡·生态泗水”品牌,2005年以来,西侯幽谷、圣源度假村、万紫园等旅游开发项目相继启动建设。目前,全县在建重点旅游项目3个,拟建2个,项目总投资40多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西侯幽谷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已完成投资4亿多元;投资7亿元的山东万紫千红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多元。“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特色游持续升温。今年9月,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成功举办,提高了泗水知名度,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后劲。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该县以济河、泗河为轴线,启动实施了圣源湖工程,构建“绿色水城”框架,推进滨河园林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城建投资机制。五年来,累计融资投入城建资金26亿元,完成八大类101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重点项目,城区建设面积扩大近一倍,形成了新城区“七纵五横”、老城区主次干道全部见新的路网格局,城市道路总长达86.3公里。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已达380多公顷,绿化覆盖率30.4%。投资1亿多元启动实施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厂、燃气、供热等项目,城市功能日益优化。着力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努力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5年的时间,完成拆迁面积60多万平方米,开发面积25多万平方米,建设了君泰小区、同济花园、滨河水苑等13个高档住宅小区。加大村镇规划建设,完成了11个乡镇驻地和380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实现了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