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孝贤故里——济宁市鱼台县这一方热土曾经诞生过“芦衣顺母”、“五里三贤”的佳话,传唱千年,孝贤的已经根植于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中。近年来,该县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传承弘扬孝贤文化,连续三年承办中国(鱼台)孝贤文化节,在孝文化的传承感召下,走进当地就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一直暖到心里。
敬老爱老新风尚
鱼台县深入开展“孝贤故里”文化建设和“百、千、万孝德工程”,全县敬老爱老风尚渐浓,老年人文体活动也日益丰富。目前,鱼台县老年文体表演队有50多支,秧歌、盘鼓、空竹、老年体操、太极剑等老年人表演团体队伍比比皆是。为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活动要求,鱼台县体协筹集资金2万余元购买了大鼓、盘鼓、彩旗、服装等活动用具,成立了50人的威风盘鼓队,并组织教练员到河南开封等地学习专业表演技巧,有力地带动了老年群众的活动热情。每天清晨和晚上,在街头和广场上随处可见精神矍铄、英姿飒爽的老年人锻炼和表演的身影。在西支河畔教授老人们练太极的赵国栋大爷高兴地说:“大伙在一起既锻炼了身体又多了朋友,生活赛神仙呢!”
五保老人享清福
“我们敬老院又新添置了全新的床、桌、柜、沙发、被褥、服装。”张黄镇敬老院的李大妈高兴地说。近年来,鱼台县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和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济宁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扎实推进敬老院规范化建设,自2007年先后投入资金1200万元用于扶持乡镇敬老院建设,2008至2009连续两年对全县十处农村敬老院实施改扩建和温暖工程项目,各乡镇也建立了相应的配套资金作为乡镇敬老院建设的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为搞好内部管理,乡镇敬老院进一步修订完善了 《院长工作职责》、《食堂管理制度》、《院务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坚持院务公开,民主理财,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步入规范化轨道,不断改善敬老院生活设施条件。敬老院全部配备了餐厅、盥洗室、医务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健全了规章制度并公示上墙,实行了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责任制。
便民服务为老人
前段时间,鱼台的民警们可忙坏了,他们往返几百次,专车接送高龄老人到派出所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原来,唐马派出所在日常入户调查中,发现辖区内尚未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大多是一些8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为此,派出所决定特事特办,通过前期预约,组织专人、专车上门接送老人来派出所采集人像信息,办理第二代身份证。这个方式得到县公安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开了。老人张刘氏激动地说:“政府想得真周到啊。”
典型引路树榜样
鱼台的孝贤之风也得到各级各部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市公安局驻李阁镇焦堂村帮扶工作组借助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开展了“夕阳红”系列活动,通过“长寿之星”、“健康之星”的评选,推出1名97岁高龄和2名80多岁的老人获得“长寿之星”和“健康之星”称号,在村中营造了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10月底,市政法委驻鱼城镇中东北村帮扶工作组在开展 “送温暖献爱心”捐赠、义诊和“和谐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表彰活动时,市委政法委领导亲临现场给孝敬老人的优秀代表颁奖。据了解,今年以来,各帮扶工作组在全县共评出“好媳妇、好婆婆”368名,“十星级文明户”263户,“文明家庭”31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