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快速成长令人刮目,多年的积累带来质的突变——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快速膨胀。 台联电集团、台晶电集团旗下11家新能源、新光源公司密集落户,济宁一举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光伏横向产业群和国内唯一最完整的LED 纵向产业链。
软件及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平台刚刚成立,10余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闻讯而至,实现“拎包入驻”,日益完善的创新服务平台生成巨大吸引力。
生活配套能力加速形成,超越园区概念的科技新城在济宁东部拔地而起。济宁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这样注解这种“突变”:“在转方式调结构新的历史起点上,整合产业集群优势、创业平台优势、技术创新优势等,实施优势再造,将原来单纯发展产业的工业园区打造集创新之城、高新之城、创业之城、生态之城、和谐之城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新城,以城的综合优势构架在鲁西南的科学发展新坐标。”
高端产业聚集裂变
对于长期以煤电为支撑的资源型城市济宁来说,高新区站在战略转型的最前沿。新能源,则成为高新区产业选择和发展的重点。
济宁高新区将目光瞄准全球第二大晶圆生产厂台湾联电集团招商,成功促使台联电与全球最大的磊晶生产厂台湾晶电集团联手,在高新区建设联电济宁科技园,涵盖新能源、新光源两大产业链的11个项目相继投入建设,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
不靠海,光电产业基础也并不丰厚,在国内多个城市定向招商的激烈竞争中,济宁高新区何以胜出?是高新区科学发展的决心和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打动了对方。市里主要领导四下台湾,专业招商谈判团队对产业发展深度理解,一周时间办完第一个公司注册手续,60天建起新厂房,这种效率令台方惊讶。把整条产业链落户高新区,台方的回报则令高新区惊喜连连。
目前,生产终端产品的宝霖光电已开发出60多种产品,生产衬底材料的联电光电已投料试产,生产外延片的冠铨光电机电设备已正式安装,芯片封装项目明年上半年可建成投产,国内最大蓝宝石晶体已成功问世。
新能源产业在科技新城高调亮相,济宁高新区原有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毫不示弱”。小松行走系统、大京机械两大日资项目双双建成投产,山推10 万台套液变等项目开建,千亿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正在加速形成;辰欣药业投资20亿元的科技园、如意集团“如意纺”项目等均已开建。福林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始试产,玉柴发动机项目设备已到位,吉利DSI30 万台套动力总成项目开建,这些项目将促使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快速形成集群。
高端产业是引领转方式调结构的先锋力量,一批产业链高端核心项目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项目,助推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区过亿元项目 63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
创业平台造就“传奇”
在济宁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山东英特力光通信公司,14年前还在创业中心孵化,注册资本也只有 6万元,如今已出落成年税收超过6000万元、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研制、生产全套专用有线通信网设备和通信光缆的民营军工企业。
“给你一个支点,让你撼动世界。” 英特力的创业经历完美诠释了高新区创业中心走廊里的这句话。今年,创业中心有 20 多个孵化项目成功毕业置地办厂,生物医药企业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成功租赁新疆一家企业生产,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核苷酸生产基地;华创医药推出3 种治疗胃病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济宁高新区积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投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人才支撑平台,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新建创新创意大厦、研发大厦;吸引恒丰、民生、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红桥创投基金对5 家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6000多万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依托抗辰欣医药、英特力电子信息等大型企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高新区建立了7个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成为区内企业创造财富的跳板。高新区每年每个平台财政补贴 100 万元,再造创新优势。近年来,7大技术平台累计申请专利 127项,申报各类科技计划92项。
科技创新产生力量,带动济宁高新区经济转型提升。今年上半年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到56% ;技工贸总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工业总产值381亿元,同比增长31% 。
“工业园”变“宜居城”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新区不应只局限于发展产业,而应完善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创造和谐宜居的生态之城。这是济宁高新区人的共识。
瞄准国家生态示范城市目标,济宁高新区实施生态涵养工程,建设集杨家河公园、体育公园、滨河公园、杨桥公园、双拥公园五园一体的“ 东部绿洲”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近4000亩;启动廖沟河片区综合整治工程,总面积 3150亩。“东部绿洲”、廖沟河片区联接周边商务区、金融区、高档住宅区、工业区,成为休闲、娱乐、健身、怡情的理想场所。
为打造与创业者日常生活配套的生活、文化娱乐设施,济宁高新区加快建设佳士客市民中心、红星美凯龙两大综合型广场,以及台北会馆、科技人员居住区等项目。科苑新天地步行街全面施工,将成为以国内外餐饮精品、高档购物休闲娱乐、特色宾馆酒吧为主的欧式特色风情步行街。成功引进苏州外国语学校管理团队对济宁外国语学校实施委托办学。
济宁高新区还把能否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作为产业建设的第一取舍标准,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实施“腾笼换鸟”,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拉出清单,排出时间表,力争在3年内将落后产能等相关企业全部迁到区外。通过置换,一批新的科技含量高、低碳排放、无污染的项目将在科技新城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