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7月7日-9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部分世界遗产标识标牌的研究与纠错”项目组一行15人来曲阜市,对世界遗产“三孔”景区内的标识标牌进行详细记录和梳理,并从专业角度开展了缜密细致的纠错工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兼具旅游和语言的学科优势,近年来,在公示语研究翻译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此次考察活动就是在与曲阜市文物旅游局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曲阜市文物旅游局作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作用和北二外特色优势,实现合作共赢的一次成功尝试。“三孔”景区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在标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受到专业人才缺乏的限制,景区多语种标识标牌方面与世界遗产地的要求和游客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此次曲阜之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部分世界遗产标识标牌的研究与纠错”项目组遵循标准化、国际化、特色化、景观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指导原则,冒着高温酷暑逐一对孔庙、孔府、孔林景区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点介绍牌、道路导向指示牌、警示牌、休息室、售货亭、厕所和垃圾箱等旅游服务设施标示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核查、纠错和翻译。此次活动必将为更好发挥标识标牌的服务功能,确保游客在景区内游览活动中的舒适和便捷,提升“三孔”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服务品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活动期间,双方还就进一步加深校地合作签署了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