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刚堂用手工绘制的葫芦赚取路费。
29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记者在天外村广场看到,几名头戴小红帽的泰山义工正认真地将一幅幅印有字样和照片的白色横幅铺在地上,横幅上印有200余名来自各地,由于各种原因与家人失散人员的照片,资料上详细介绍了这些人失踪时的相关情况。郭刚堂告诉记者,他是聊城人,他的儿子在1997年7月27日被拐,从此,他就踏上了寻子之路。2007年,他偶然间发现了一家名叫“宝贝回家”的网站,成为网站的一名志愿者。“这个网站专门为失踪儿童家长提供免费寻人服务,我加入进来后,在寻找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帮和我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寻找被拐骗或走失的孩子。”郭刚堂说。 “以前是帮家长找失踪的孩子,这次是帮那些没有父母的孩子找家人,我在沿途搜集了许多现在生活得好好的,但是因为从小被人拐骗而走失的孩子的资料,然后把他们传到网上,发动全国志愿者的力量帮助寻找。”郭刚堂告诉记者,其间他曾经帮别人找到过孩子,但自己的孩子却一直没有下落。
记者采访得知,13年来,郭刚堂几乎走遍了全国。“这一次我想去一些偏远的乡镇和农村去看看,我会一直找下去。”
记者了解到,郭刚堂平时靠打零工或出售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赚取经费。在现场,一名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先生掏出200元钱塞给郭刚堂,被郭刚堂拒绝了。“我以前在电视上见过他,知道他的事迹,很不容易,所以想帮帮他。”王先生表示。
“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泰安地区的负责人,网名为“宝贝回家大叔”的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已经加入志愿者协会3年了,泰安现在有“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四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