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宁市统计局获悉,2005年以来,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实现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特别是去年我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挑战,紧紧围绕 “三保三促和一个高于”的任务目标,全力以赴保增长,较快地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势头,整体呈现V形反转态势。
经济实力不断跃升
据了解,2005年全市GDP1266.47亿元,2009年达到2279.19亿元,位居全省第6位,4年增加超千亿元,创造出最多的经济增量。经济迈入快速发展轨道,处于较高的稳定增长平台。2005至2009年年均增长速度14.6%。
财政收入以比生产总值更快的速度增长。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34.6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2倍,年均增长19.3%,居全省第5位。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比2005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我市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大幅提高。2005年全市人均GDP16251元,2009年达到28492元 (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171美元),增长68.1%,年均增长13.9%。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05年以来,我市致力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5年的14:55:31调整为2009年的11.9:55.5:32.6,第一产业下降2.1个百分点,适应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强化。经济成分趋于多元发展,经济发展的活力持续增强。非公有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据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县区经济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新气象,东部发达市区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西部相对落后县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2199家
我市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实力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63家,比2005年增加2199家。
据了解,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76.7亿元,年均增长17.6%(名义增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5%以上。制造业发展加快,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2%,提高10个百分点。伴随生产的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55.19亿元,比2005年增长 93.2%,年均增长17.9%;利税总额达到413.34亿元,增长91.1%,年均增长17.6%。
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加1560元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78元,比2005年增加6239元,年均增加1560元,年均增长12.1%。在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农产品价格上涨及粮食增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农民人均纯收入6470元,比2005年增加2342元,年均增加586元,年均增长11.9%。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出现可喜变化,城乡居民收入中工薪收入比例不断提高,表明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农村居民的非农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步向城镇聚集。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以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为热点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明显增加,我市经济发展确确实实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消费水平和层次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