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鱼台县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内涵,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新吹拂每个乡村。
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实现基层文化活动全覆盖。在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全面改造的基础上,新建53个村级活动场所,组建群众喜欢的腰鼓队、盘鼓队、秧歌队、蓝球队等30支文体活动队,举办各种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共开展送戏下村组活动15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350余场,联合演出文艺晚会10余场,使村民在寓教于乐中陶冶人文情操。
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深化文明创建内涵。推进文化精品工程生产,先后出版了《我的黑夜比你长》、《爱痕心旅》文学作品2部,编辑出版了《孝贤故里论坛》学术论文集,拍摄了《走进孝贤故里》专题片,制作了《孝贤文化节节歌》,组织了国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等140余幅美术作品赴国内外展出,进一步扩大了当地特色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广泛开展 “文明和谐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十佳孝贤”等百姓身边的“民星”评选活动,积极发现、挖掘和树立典型;同时,积极进行 “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家庭”、“书香人家”、等系列创建活动和农村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促面,不断巩固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创建成果。
法律法规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大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开设法制大讲堂,利用身边的法制教育素材,结合村规民约,向群众传授法制知识,并结合一些个别案例,如赡养纠纷等带有普遍性且群众关注的、影响面较大的案例,采取现场公开调解的方式,既教育了当事人,又教育了现场的群众。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法制培训35期,参训人数达1万余人次,增强了村民遵纪守法意识。
培育新型农民与提升素质相结合,增强村民技能本领。通过政府资助、冠名捐建、结对帮扶等形式,多渠道捐助“农家书屋”建设,全县新建高标准“农家书屋”209个,购置农业实用技术、文化教育、生活科技、时政法律等各类书籍22万余册,光盘18万张,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县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科技示范培训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的作用,做好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截至目前,共邀请专家20位,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场培训30余场次,收集、发布各类信息1000多条(次),辐射带动5000多人学习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