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09年,我市畜牧业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肉类总产达72万吨,蛋类总产达52万吨,奶总产达17万吨,平均增长10.4%。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建成启用了全省地市级最先进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先后对100多种畜禽产品进行了抽检化验。对动物疫病进行定期监测,有效减少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动物疫病的发生。二是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和综合整治力度,全年检查兽药生产企业60余批次,经营企业300余批次,养殖场户400余批次,共查处违法案件35起。三是严格实行出栏畜禽报检制度、官方兽医监管制度和屠宰加工 “三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一年来,查处动物卫生监督案件54件,立案率和结案率均达到100%。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和普查,有力阻击了外疫传入,被评为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
特色畜牧大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加大了九大地方良种保护与开发力度。对鲁西黄牛、小尾寒羊、济宁青山羊实施了品种保护与开发,年产值2.8亿元;实施了对汶上芦花鸡种质资源保护,实现效益4亿元。启动了优质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选育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二是形成了“三区一带”优势产业格局。目前,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沿湖蛋鸭产业带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三是实施了鲁西黄牛、济宁优质生猪、济宁青山羊、小尾寒羊、绿源肉鸭、微山麻鸭六大品牌建设工程,提高了济宁畜牧产业发展的外向度和市场竞争力。
项目资金投入增强了发展后劲。全年争取并落实的国家、省扶持畜牧业项目12项,无偿扶持资金7344.6万元。目前,全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35家,年产值27亿元。全市通过兽药GMP认证的企业15家,年产值7.5亿元,占全省兽药产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