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嘉祥县孝文化广场,彩旗猎猎,礼炮隆隆,在专家学者、百佳孝星等众人的一片赞赏声中,“孝文化墙”落成揭幕,孩子们围上去颂孝经,年轻人走向前细读雕刻上的孝星事迹,老人们则眯起眼睛听着孝贤故事,尽享孝文化带来的安祥、幸福。更让老人们喜上心头的是,全县有近1000名科级以上干部,还要深入到敬老院、村居走访慰问老年人,并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金;中国孝城建设研讨会此时也正在这里热烈进行中,一股浓浓的孝风在曾子故里漾起。
时时处处营氛围
嘉祥是曾子故里,孝道文化底蕴极深。2500多年前,古代四大圣贤之一的曾子,在嘉祥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阐述其 “以孝为本、以诚为上、重在养志”的孝道观,致使孝道文化在儒家文化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嘉祥秉承曾子孝道遗风,尊老爱老成为全县广大群众的传统美德。
为发扬光大孝道文化,2000年以来,嘉祥县就举办5次曾子孝文化研讨会,结集出版了孝文化论文集、图录、研究资料10余种,并建立了曾子网站。2005、2006年,山东省第一届、第二届“十大孝星”表彰大会先后在该县召开;连续五年召开 “中国——嘉祥孝文化论坛”和曾子孝道报告会。在历届石雕节会和孝文化论坛期间,该县都开展了千名孝星评选活动,编排《孝文化读本》、《孝德格言》等系列宣传学习材料,成立曾子研究会,专门从事曾子思想研究,由此,扩大了孝文化影响力,为积极打造“中国孝城”奠定了理论基础。
“嘉山绿,祥水蓝,自古出孝贤;”伴着优美的旋律,和着柔柔的节拍,一曲《孝城之歌》更是唱出了祥城人“孝亲敬老、尊老爱幼”的淳朴心声。为让孝亲敬老的氛围更浓,他们开展了“孝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六进”活动,连续开展了“全省十大孝星评选”、全县 “千名孝星评选”、“十大孝子”、“十大孝媳”、“好媳妇”、“好儿女”等一系列评选活动;他们还在城区干道节点、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孝文化格言警句和孝道故事雕塑,规划建设孝文化广场和孝文化长廊,就在正在实施的萌山公园工程建设中也重点突出了孝文化主题,规划建设了孝贤阁、仰曾门、曾子书院等一批反映孝文化的景点、景区,他们还投入3000多万对全县15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重建或修葺,在县城和中心乡镇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庄建设一批老年人活动广场和活动室,增设了孝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城市孝文化氛围。
点点滴滴孝亲人
关注切身利益,解除后顾之忧。该县因势利导,开展了一系列孝亲敬老活动,农村家庭普遍签订了赡养老人协议书,组织医疗人员为全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查体,建立健康档案,全县60岁以上的老人还全部加入了新型合作医疗,低保困难老人参合费全由县乡财政支付,2009年开始,对70岁以上的老人看病医药费报销比例提高10%,对全县百岁以上、90-99岁、80-89岁老年人分别给予每月200元、50元、20元生活补贴;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从自身做起,全方位开展 “献孝心、敬老人”家庭实践活动。要求机关干部,在自觉做到不断提高赡养父母标准的同时,要时刻关心照顾父母生活,保证老人舒心;确保家庭和睦,保证老人安心;确保遵纪守法,敬业奉献,让老人悦心。城区家庭成员要坚持做到,每周都帮父母做家务、每月都陪父母吃团圆饭、每年为父母检查身体、定期陪父母参加文体活动。农村家庭成员,要做到每周至少为父母改善一次生活、每月至少给父母清扫一次居所、每年至少给父母增添一套新衣、定期为父母换洗一次被褥。并把孝文化教育根植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之中,倡导他们将星期日作为“孝心日”,通过开展给父母端一杯茶、扫一次地、做一个菜、洗一件衣物等活动,养成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良好习惯。
嘉祥在抓孝文化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升华“孝”的内涵,全方位组织开展 “敬老人、献爱心”孝德实践活动,实施了 “1+1”孝亲敬老工程,不定期走访慰问,为他们排扰解难,送温暖。开展 “2+1”妇女践行孝道美德活动,即一名妇女干部和一名妇女志愿者联合帮扶一名老人,印制了 “助老亲情服务卡”。组织开展 “3+1”孝城建设志愿者活动,即3名共青团员联合结对帮扶一名90岁以上老人,对全县1320名90岁以上老人全部完成了结对。
一系列孝德活动的开展,让祥城笼罩在浓浓的孝文化之中,目前,嘉祥已成为首个 “山东省孝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首个中华孝心示范村也在嘉祥忙店新村启动,2009年度,老年人居住的土坯房也得到全部消灭,全县呈现出父慈子孝,婆媳融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