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济宁市文物局近日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四家获此殊荣的地市级文物管理部门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级文物管理部门。评选活动每5年开展一次,是全国文物系统工作的最高荣誉。
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市五年来新增国保单位17处、达到36处,增长89%,新增省级文保单位152处、达到247处,增长160%,新增市级文保单位146处、达到378处,增长87%,各个层次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排在全省首位,对上争取资金10亿多元。
2014年6月14日,国家两大考古遗址公园——鲁国故城与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济宁挂牌。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济宁段成功晋升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2015年7月18日,“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曲阜分基地”和“山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重点基地”落户济宁,在曲阜挂牌成立。
2015年11月18日,济宁市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并成功举办了文物展览、工作交流、人才培训、学术出版、学员培训、专家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2016年6月27日,《孔孟故里文博精品世界行巡展》启动,设计了“一带”、“一路”、中国大运河、李白生前游踪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沿线城市4条巡展路线并开展了系列巡展。
2018年6月27日,济宁市文物局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了济宁市文物创意产业研发专题培训班,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对此次培训班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常委、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等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授课。据统计,目前济宁市文博创意产品种类达2154种,近三年文博创意产品开发投入资金805万元、销售收入4142万元。
五年来,济宁市文物局先后完成了孔府西路古建筑群、周公庙建筑群、崇觉寺藏经阁、太白楼等一大批国保、省保单位维修工程,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孔府西路建筑群修缮、尼山孔庙建筑群等维修工程分别获得年度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济宁市登录可移动文物130多万件,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市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已由2011年的12家增加到44家,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免费接待观众人数连年增长,免费接待观众人数连年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济宁市文物局也相继荣获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山东省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和重大奖项,多人次受到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等有关部门表彰。
下一步,济宁市文物局将抢抓“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机遇,深化实施馆藏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博物馆、大遗址、古建筑等系列基础性、先导性文保项目,推动全市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