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在线讯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山东省共有38个项目进入PPP示范项目库,投资额6.9亿元的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邹城核心区)项目等济宁市7个项目入选,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此次评选始于去年6月,经有关部委、省级财政部门推荐及专家数个月的评审,共评选出国家级示范项目396个。山东省入选项目38个,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菏泽11个,济宁7个,聊城7个,日照3个,青岛2个,淄博2个,临沂1个,潍坊1个,德州1个,威海1个,东营1个,莱芜1个。济宁市入选项目个数7个,总投资135.86亿元,占全省的18.4%,累计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示范项目达15个。
近年来,济宁市坚持将PPP模式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运营的一种制度创新,高标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探索多元投入机制,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深入开展PPP项目“规范发展年”活动,严格项目入库标准和管理要求,规范项目运作,成效显著。
1、投资额10亿元的济宁市环湖大道东线(微山段)PPP项目
2、投资额17.98亿元的济宁市中心城区综合管廊PPP项目
3、投资额1.85亿元的邹城市青岛保税港区(邹城)功能区给排水项目
4、投资额1.9亿元的邹城市湖水东调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5、投资额6.9亿元的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邹城核心区)项目
6、投资额93亿元的泗河源头幸福健康特色小镇PPP项目
7、投资额4.23亿元的金乡县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
名词解释:PPP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一种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