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近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率领文物局、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在济宁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公布普查成果。济宁市登录830384件/套,约占全省登录总数的29.06%,位居全省第一和全国地级市首位。曲阜市总计登录藏品355347件/套,762444件(含馆藏文物345541件/套、689909件),登录件/套数量与实际数量均居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位。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荣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称号。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山东省可移动文物绝大多数保存于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中,在普查的671家普查单位中,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共有372家,占全部普查单位的55.2%。
截至2016年10月31日,山东省671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共登录文物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居全国第三位。在这其中,排在全省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排前5位的分别是:济宁市、潍坊市、济南市、临沂市和青岛市。其中,济宁市可移动文物数量达83万件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坚定做好文物工作的决心和信心,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推进文物管理保护工作水平,加大资源开放力度,让文物活起来,加强中外文物交流,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