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10月26日,在安徽铜陵市召开的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曲阜市图书馆(孔子图书馆)荣获基层图书馆界的最高荣誉——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25家图书馆之一,是山东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图书馆,为山东省在该奖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最美基层图书馆”是目前中国图书馆界层次最高、规格最高的荣誉奖项,也是获奖难度极大的一项奖项。
此项活动是在文化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具体组织。旨在宣传和推广基层图书馆的最佳实践和成功案例,促进我国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评选活动始于2014年,参与评比的有各类型图书馆近50万个,其中全国县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近3000家、学校图书馆28万所、专业图书馆1000余所、工会图书馆20万家、三甲医院图书馆800家、军队图书馆90家,但是今年名额只有25个,因此获此奖项极为不易。
据馆长孔德安介绍,近年来,曲阜市图书馆以建设“书香圣城”为目标,立足馆内主阵地,强化图书馆借阅服务,面向全体市民开展免费借阅图书报刊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开展数字化阅读及推广服务,购置了读者数字查询机、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等自助借还系统,开设了电子图书借阅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数字借阅服务。曲阜市图书馆现有职工20人,藏书15万余册,各类报纸期刊300余种,数字资源10TB,设立了9个服务窗口,能够满足广大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济宁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科长刘凤来表示,曲阜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和“孔子学堂”的服务模式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被誉为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尼山书院建设的一面旗帜,“该模式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使尼山书院和孔子学堂成为教化人、培育人、引导人的文化重镇和精神殿堂。”
近年来,曲阜市图书馆克服困难,认真履责,不断开拓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在山东省县级馆率先开展了图书免费借阅,以建设“书香圣城”为目标,组织开展了系列阅读活动,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重心下移,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积极为读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乃至中外游客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适应网络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力开展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服务,地方文献和古籍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创新服务模式,联合社会力量打造了山东省第一家民办基层24小时图书馆。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活动,在山东省基层公共图书馆中率先启动了“公共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建设,为山东省推广“公共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积累了成功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组织开展了传统文化传承、道德宣传、民俗体验、国学夏令营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凸显了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独特的作用。接待读者数量连年攀升,2015年接待读者12余万人次,成为广大市民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自2005年,连续三次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14年至2015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凤凰网等20多家海内外新闻媒体对曲阜市图书馆的工作特别是开展传统文化服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