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2月19日下午,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在济宁市博物馆报告厅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传达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和全市文化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5年工作,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济宁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海燕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杨义堂主持,市纪委第五纪检组副组长谭旭东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副局长杜维海传达了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全市文化宣传工作会议精神。
丁海燕在讲话中系统总结了“十二五”以来特别是2015年孔孟之乡济宁市文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她指出,“十二五”以来,全市文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和重点项目带动战略,着力让文物在保护与利用中“活”起来,“十二五”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全市文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物事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文物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济宁市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平台已登录可移动文物130万件,位列全国第一,“十二五”期间年均上报文物保护项目近100个,对上争取各类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累计达12亿多元,项目数量和资金总额均居全省首位;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大运河申遗成功、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三孔”古建筑油饰彩绘保护工程、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乡村记忆工程”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始终坚持惠及民生,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不断丰富宣传形式,推动文物在保护和利用中“活”起来;成功举办了第一、二届尼山论坛和第三届尼山论坛济宁系列活动、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并认真落实中办二次回访任务分工。
丁海燕说,总体来看,全市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五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全市文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努力让文物在保护与利用中“活”起来,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她要求,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文物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文物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实现新的发展。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圆满完成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扎实做好文物考古工作、文物保护科研工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着力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切实抓好文物安全与行政执法,弛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努力为全市文物工作实现新跨越提供坚强保障。
会上,曲阜市、邹城市、任城区文物局、市博物馆、济宁市洪庆民俗博物馆分别作交流发言;曲阜市、邹城市文城办分别作表态发言。
局机关各科科长;各县市区文物局、文广新局,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社发局,曲阜、邹城标志城办公室、市直文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文物、文广新局分管局长、文物科长、文管所长,各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