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12月18日至19日,2015中韩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本次对话会以“生活中的儒学价值”为主题,旨在加强儒学研究和对话交流,推动建立以儒学为纽带的中韩儒学认知共同体,构建世界性东方儒学话语体系。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杨厚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韩国驻青岛领事馆总领事李寿尊,韩国精神文化财团理事长李龙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校长、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张荣主持开幕式。
许嘉璐在致辞中说,文化纽带是永恒的,中国和韩国有“仁爱、包容、中庸、和谐”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在中韩儒学历史中,儒学兴衰虽然有时差,但是构成兴与衰的内因与外因几乎相同。如今,中国儒学和韩国儒学的同命性进一步显现,儒学学者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所学所得深入生活、深入人心。这次对话会标志着中韩两国在儒学的生活化和构建生活的儒学方面联起手来,共同致力儒学的复兴,努力让儒学为广大人民所掌握,并体现到日常生活中,存在于街道上、屋檐下和人们的心里。希望对话会持续举办下去,把办会的宗旨、对话的内容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学者加入研讨传播儒学的队伍。
孙守刚在致辞中表示,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儒学交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曲阜举办中韩儒学对话会,是中韩儒学专家的高端对话,也是“儒家思想发源地”曲阜与“海东邹鲁”安东的历史性携手合作,必将为中韩携手共同振兴儒学、推动山东省与韩国安东市的人文交流开辟出新的局面。当前山东正处于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办好中韩两国人文交流活动,发挥山东孔孟儒家文化独特资源优势,加强儒学研究合作,打造中韩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杨厚兰说,儒家思想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发展、成熟于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友好交往之中,见证了古代东亚文明的辉煌历程,和谐、仁爱等理念为东亚人民广泛接受。近年来,亚洲尤其是东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东亚儒学交流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东亚各国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培育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认同,为形成东亚文化共同体而共同努力。
马平昌代表济宁市委、市政府和850万孔子故里人民欢迎出席中韩儒学对话会的嘉宾学者。他说,作为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济宁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确立了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目标,全力把济宁打造成“道德建设模范区、文明和谐示范区、儒家文化传承区”。儒学博大精深、光耀千秋,中韩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信这次中韩儒学对话会一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对于推动中韩文化交流、提升儒学研究水平、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对于促进济宁市文化强市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李寿尊和李龙兑在致辞中说,通过2000多年的持续交流,儒家文化成为中韩两国共有的文化遗产,儒家价值观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影响着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韩国在过去60年里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复兴,也体现了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强韧的精神力量。中韩儒学对话会是2015年中韩人文纽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希望通过两国儒学交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享儒学的精神价值,增进民众间的理解和友谊,夯实两国发展面向未来友好关系的基础。
会议期间,举行了5场对话会,中韩儒学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交流了儒学研究成果;首次提出携手建设“中韩儒学共同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发表了《中韩儒学共同振兴倡议书》,启动了《中韩儒学纽带两千年发展史》学术研究;尼山论坛组委会与韩国精神文化财团、山东省图书馆与韩国国学振兴院签订了合作协议。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等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昌文,济宁市副市长吴霁雯;济宁学院党委书记郁章玉,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大友;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政府官员,以及80位中韩专家学者参加对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