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近日,笔者在济宁市梁山县良种繁育基地看到,出土于水泊梁山山南平原水库的古莲子,在农技人员的精心培育下成功繁育二代,长势良好并开出美丽的荷花。
据了解,这批古莲子约在公元1280年至1420年埋入泥炭层,即元朝至明朝初期,其生成年代距今约六七百年。古莲开花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此外,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至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泥炭层的上面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密闭条件好。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据技术人员介绍,每个品种莲花的性状都是要经过几年方能稳定下来,而古莲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原始纯净。工作人员在播种培育时,没有使用任何肥料进行干扰。以确保古莲在经历了600多年的时光后,依然能够保持那份纯真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