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7月30日,济宁市文物局邀请山东省国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邹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贾庆超作学术报告,题目是“洙泗邹鲁文明的发祥”,济宁市文物局局长丁海燕主持讲座并讲话。市文物局机关、市直文博单位干部职工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贾庆超运用大量文献资料、珍贵图片、翔实的史料证据,从地理学、考古学、文献史学、哲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学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济宁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什么会成为孔孟之乡,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人民向往的文化圣地。他认为,泰山以南,淮河以北,山东大部,包括苏北、豫东、皖北统称汶泗流域,汶泗流域是延续两千年的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这块土地最先从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再由父系社会进入国家文明,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在汶泗流域产生了孔孟思想,形成了汶泗邹鲁文明,在这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思想模式、心理文化特征,整个传统文化的链条由此形成,这一流域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文化,根源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他总结了济宁的十五大先祖文化品牌:华胥之渚、太昊之裔、炎帝之都、黄帝之初、少昊之墟、颛顼之本、蚩尤之部、夸父之所、尧王之峪、舜帝之根、夏代之先、商族之源、赢秦之地、周礼之邦、孔孟之乡,为进一步挖掘我市文化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贾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精彩的语言博得了报告厅里观众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丁海燕用“敬业、专业、祖业、伟业”八个字高度凝练概况、评价了贾庆超的讲座,她说,本次讲座时间虽短,但内容博大精深,贾教授用他亲历亲为的实际调研、博学多才的实际讲述将中华文明的发展足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长期以来,贾教授致力于地方文化史和儒家文化的研究,构筑起了独立完整的以东方汶泗邹鲁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理论研究框架。多年来他背着煎饼,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摒弃浮躁,孜孜不倦,徒步丈量泗河、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对泗水源头的华胥池、雷泽湖以及凫山文化群进行考察,从深度上开掘,从广度上扩展以邹鲁地区为中心的汶泗流域文明的发祥状况,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份责任,对邹鲁文明探究的那份热情,深深震撼着每一个文物工作者,值得每一位文物工作者学习和借鉴。我市是文物大市,拥有世界级历史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下一步,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深度开发历史资源、创新机制、转型发展,向文化强市、首善之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