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到日前市委全委会审议通过的 《关于加快北湖生态新城建设的决议》,我市城市建设“南联”战略最终定位于北湖生态新城建设上,建成后新城将承担济宁城区的主中心。《决议》明确指出,北湖生态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遵循生态优先、规划先行、文脉相承等原则。对此,记者采访了市规划局局长韩连绪。
韩连绪谈到,围绕北湖生态新城“行政商务中心、教育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的发展定位,市规划局抓住“生态建设”这一关键,突出运河文化,做水系文章,充分展示北湖新城的优势和魅力。在规划范围上,调整后的规划把兖矿2号井、3号井塌陷地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组团纳入北湖新城总规划范围,新增生态湿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规划区总面积由原57平方公里扩大到97平方公里。整个规划思路沿着打响“北湖牌”,做活“水”文章,采取“引湖入城、筑城入湖”发展策略,将北湖融入城市中心,最大程度地改造提升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展现“运河之都、北方水城”的特色风貌,打造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和谐统一的城市中心区。
韩连绪说,在勾勒北湖生态新城主干道“七纵七横”格局体系中,总规划坚持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建设,通过道路建设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前期已将火炬路南延、济安桥路南延、滨湖大道南延、北湖中路、南二环路北湖段等红线宽度及道路分幅设计提供给建设单位。近期,又对圣贤路、南外环路、礼贤路、轩文路、北湖中路南延等5条道路进行了规划设计,确定了道路红线宽度及分幅,并进一步提升建设标准,将除排水管线以外的各种市政管线统一纳入地下共用管沟,确保市政管线随道路施工一次性下地。针对现有村庄的分散性,总规划将辖区内的27个村庄进行统一改造安置,形成张崮堆、许庄、李集、东西赵村、东西石佛等5个集中居住片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整理现状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土地挖潜,为北湖生态新城提供充裕的开发建设空间。
在处理新城和老城的关系上,韩连绪表示,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把北湖生态新城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与老城更新相结合,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把房地产开发项目,合理、有效引导到北湖生态新城建设,进一步疏解老城区人口密度,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完善老城区城市功能。市规划局按照“先新城后老城、建新城带老城、控老城促新城”的原则,制定了《提升老城区规划建设水平的意见》,划定了济宁老城区范围,明确规定在老城区范围内,坚持“双减双增”,
减少建筑总量和降低建筑密度,增加绿化面积和公共空间,除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外,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房地产项目。
打造一流的生态新城需要高起点、高水平的编制。韩连绪介绍,市规划局公开招标,确定了新加坡邦城规划设计公司、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5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参加济宁北湖生态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竞标。聘请了上海同济、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名国内规划建筑界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确定了方案排序。同时委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北湖生态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北湖度假区内的道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各类市政管线用地布局。目前,该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形成,正进一步与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进行衔接,预计7月初完成。
韩连绪最后表示,市规划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北湖生态新城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把城市规划方面的重要工作逐项分解细化,层层落实责任,明确考核措施,完善奖惩办法,变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在全局上下形成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加班加点、只争朝夕的氛围,以科学、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上,圆满完成各项编制规划工作任务。